82. 亭外送别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启明长庚》 

    苏北歌已经这样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时辰,风中的寒气加重,河中那碧绿明亮的波光也变得金黄幽暗。她的目光穿越重重暮色,投向东方那片已被夜色吞噬的远山,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

    她想家了。

    转瞬间,两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北凌国的日子既漫长又短暂。她也曾向梁骐提及想回南璃,却都被温言软语带过,苏北歌知道他是在回避与搪塞自己。但而今,北凌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她更不大好再开口了。在这动荡之际,自己贸然离去,定是会为阿驷平添一份不安。毕竟,如今诸侯纷争愈演愈烈,一旦离去,归途难料,谁也说不准是否就是永别。

    前些日子的议政,她锋芒初露,‘孟一’的名字显然已世族朝臣的焦点。加之又是景蔺门客,二人交往甚密,传到了世族耳中,不免奔走议论。梁骐也以为由,赐‘孟一’客卿之位,并赠予两进院落的宅邸一座,供其独立居住。

    此举一出,邕城朝臣世族大出意外,他们原以为孟一将扶摇直上,成为权倾一时的重臣,却不料仅得一虚职,无干预官署之权,仅能和国君叙谈罢了。世族官员暗自庆幸,觉得这个‘孟一’并无威胁。甚至,陇刚与张时起面见梁骐时,对孟一的待遇也颇有微词,认为国君给的官职太小太虚,不利于北凌招贤纳士。梁骐淡然一笑,未置可否,待二人离去,他脸上的笑容却愈发意味深长。

    景蔺本就忙于分化三国大计,自迁出景府后,两人见面也少了许多。除了偶尔进国府外,剩余的日子,她不是埋首于案牍之间梳理着她在云荒村未尽的气象推演之术,便是独自穿梭于邕城内外街巷中。

    诺大的邕城,她连个喝酒交心的人都没了。

    风,撩得她的长衫啪啪作响,夕阳余晖下,她的背影更添了几分寂寥。苏北歌看看天色,又暗了许多,她想着明日还得去送人,遂轻叹一声,牵过马匹,踏上了回府的路途。

    *

    离城十里,道旁春光旖旎,杨柳依依。在这片新绿之中,掩着一座由石柱石板堆砌而的石亭,虽显粗犷古朴,倒也宽敞干净。

    亭中石案简洁,其上摆放着三只陶碗,碗内盛满了清澈的米酒。亭外,引道上停放着一辆青铜轺车,车身锃亮,由两匹雄骏非凡的骏马牵引。车旁,十位身着红衣的壮汉挺立如松,他们身旁各自牵着一匹毛色纯正的良驹,静待命令。不远处,另有数辆篷车被牛皮紧紧包裹,似是装满财物。

    杨柳树下,一位身着华贵锦绣的男子静静伫立,紫色绣金的披风随风轻扬,白玉冠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他的背影挺拔而英气勃发,宛如从画中走出的贵公子。在旁人眼中,这一行人无疑是东方某国中举足轻重的巨商大贾。

    男子不时望向邕城的东门,见几骑快马自东门方向疾驰而来,他嘴边才终于露出了微笑。

    尘土飞扬中,两骑率先抵达石亭前。为首的黄衣青年翻身下马,爽朗的笑声瞬间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好你个少一,又恢复了这副富贵逼人的架势!”

    景蔺先是对身旁的梁骐微微一躬,随即转向苏北歌,语气中带着几分顽皮与自得:“老子本就生得贵气,怎么,这样的装扮倒让你不习惯了?”

    苏北歌轻嗔薄怒,白了景蔺一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小心你这一去寒昭国,正事没办成,反倒惹了一身桃花债。”

    景蔺碍于梁骐在场,不便继续玩笑,遂收敛神色:“去去去,我岂敢辜负君上的信任。”言罢,他转身面向梁骐,恭敬道:“君上,若无他事,微臣这便启程。”

    梁骐微笑颔首,轻轻抬手,邀请景蔺步入石亭之中:“来,少一,你我且先共饮一碗地道的老土酒,为你壮行。”

    三人围坐于石案旁,各自执起一碗清冽的米酒。碗盏相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啷”声。

    *

    梁骐放下陶碗,望向景蔺,话锋一转:“少一,此次可是个用心思的活计,你作为密使不便露面之处倒有许多,我若给你派个帮手,如何?“

    景蔺先是一怔,但很快面色转为兴奋模样,他连忙起身,躬身谢恩:“微臣自是感激不尽,不知君上欲派何人为副使?”

    梁骐微微一笑,笑容中藏着几分深意,“非是副使,仅是一帮手,人已在此。”

    说着,他轻拍手掌,只见亭外一名身着劲装的武士上前,向景蔺躬身行礼:“小人鹊羽,见过特使大人。”

    景蔺目光掠过鹊羽,见其年轻俊秀,面容中带着几分女气,心中虽有微词,却也迅速压下,笑道:“好,既然君上如此安排,那你便做我的总管吧。”

    鹊羽胸膛一挺,声音虽细却异常坚定:“遵命,特使大人。”

    景蔺寻思着总不能仅自己吃瘪,遂借着酒意,将梁骐拉至一旁,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君上,说起来,那日政事堂后,上将军与我说了一些他进来颇为担忧的事情。”

    他边说边模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