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看大戏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只是,冯晔回到家中还没十分钟,就看到冯暄也回来了。
一问才知道,他爹娘已经吃完了饭,过来码头了。
倒是省他的事了。
因此,吃完晚饭,看到还有时间,他也不急着过去。
直到冯暄一家子过来叫他们一块去,才叫上叶青灵和叶青雨,带上儿子,锁了门后,一起浩浩荡荡地出发往码头。
戏还没有开始,但此时的码头却是摩肩接踵,到处都是人头。
最里头的中间摆满了凳子,一张挨着一张,连过道都没有留出来。
人也坐的差不多,只有很少一部分还空着,但也有人守着,生怕被别人给占了。
而外面站着的人也非常多,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来码头看戏可不只是他们村子里的人,还有岛上其他三个村子的,甚至于还有从其他地方开船过来的。
这年头,不止乡下,哪怕是镇上,也难得有活动,更何况是这时候大家都喜欢看的唱大戏。
消息只要传出去,方圆十几里都有人愿意过来看一看。
也就白石岛孤悬大海之中,过来不方便,否则还能吸引更多人。
“草,这人也太多了吧!平时赶集,镇上都没有这么多人。”
“今晚算少的了,昨晚天后宫的人更多,挤都挤不下,院墙上都爬满了人。”
“这么恐怖吗?”
冯晔昨晚没去,自然不清楚昨晚天后宫的盛况。
不过,听了冯暄的话,他能想象的出来。
“昨晚是第一天唱大戏,人当然多了,几乎岛上四个村子的人全部出动了。”
冯晔点了点头,心中不禁感慨这年头唱大戏的魅力。
等过一二十年,无论是什么戏班子过来,都再也看不到这种全村出动的气氛了。
除了老人,基本上也没人喜欢看戏了。
年轻人宁愿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也不愿出来。
他们带着家人艰难地穿过外围的人群,挤到了里面,然后在一片不满声中挪到了冯家清和萧春秀守着的位置。
没等多久,台上出现了报幕员。
听到今天演的剧目是《连升三级》,冯晔就知道理事会请的是高甲戏的戏班子。
高甲戏,是闽省鲤城、鹭岛的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
发祥地为鲤城,而前身是“宋江戏”。
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农、渔村庄,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村民们有装扮梁山好汉游行于村里的,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
由此出现儿童演出宋江故事,时称为“宋江仔”。
清道光以后,由成年人扮演的戏班,群众称为“宋江戏”。
至于高甲戏的称谓,据传是因为演出时搭高台,穿战甲,拿戈枪,故观众叫做“戈甲戏”(“戈”与“高”闽南语音同)。
另有一说法是因为戏班到海外演出,侨胞称家乡来的戏是高等甲等戏,戏班回来就自称为“高甲戏”。
还有一说,是高甲戏有九个角色(生、旦、丑、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故称“九角戏”。
闽南观众则称之为“大班”、“土班”。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今天唱的《连升三级》是一部四幕讽刺喜剧。
描写在明末崇祯时,无赖贾福古不学无术,却因各种荒诞原因得以在官场上连升三级。
该剧发挥讽刺艺术的特长,揭露皇帝、宦官和大臣们的荒唐可笑,通过各种奇巧情节,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
冯晔本不怎么喜欢看戏,但今天坐在人群里,难得认真地听了一回戏,还听得津津有味。
这场戏唱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到了晚上八点半才结束。
散场后,大家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不要钱的掌声久久不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