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陪嫁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青柯一梦(探案)》 

    何慕卿的自白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当浮生押着他回府衙的时候,我和谢宁轩站在孟府外,难以平静。

    孟老病倒了,里里外外进出的太医脸色都很难看。孟秋帆远在千里之外, 还不知道孟府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亦不知道他曾经不为人知肮脏的过去,将会在不久之后呈在圣上的眼前。

    即便他曾武举中第,即便因身份地位而极受军方重视,他的大好前程,也会因为他低劣的人品大打折扣。

    而何慕卿的人生,也随着他的复仇,彻底葬送了。

    有人说,死去的亲人一定会希望活着的人幸福,而不会要求亲人牺牲未来为自己报仇。

    这句话我同意,因为我相信爱一个人就会希望他好。

    何小姐在如此侮辱之下,选择投湖自尽,一个人承受这痛苦,我知道她一定是不希望自己的亲人为自己的事情流泪,为自己报仇而耽误了他们的人生。

    可是活着的人如何能轻易忘掉这份仇恨?它就像刻进骨头里的血肉一样,黏在自己的心上,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

    何慕卿不知道也就罢了,他和孟秋堂三人每日出现在学堂之上,即使瞥见了与姐姐同款的玉佩,也平静的度过了三年。甚至他还会自责不该因情绪牵连孟秋堂,还有着缓和关系的念头。

    可是当他知道姐姐承受了如此大的屈辱和痛苦之后,他又怎么可能笑谈人生,将一切都看淡?

    “何慕卿,会判处什么……”

    谢宁轩语气低沉:“杀了三个人,理应是斩立决。不过这么大的案子,刑部是没有死刑权的,要交给圣上核准。”

    “这么说,”我带着一丝希望,抬头看他,“何慕卿也许不会死?”

    谢宁轩偏开眼神:“三条人命,纵然此情可原……”

    余音中,我二人都沉默了。

    三年前的卷宗只有一些疑点,玉佩也只能作为佐证,事实上没有证据证明当时的暴行。三人已死,如今,只有将仅剩的当事人招进京,才能了解案情。

    但若孟秋帆一意否认,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指证他。

    “其实,我们也许可以帮一帮何慕卿。”谢宁轩忽然说道。

    “怎么帮?”

    “孟府东厢如此破败,应该是孟秋帆去边疆述职之后,疏于打理造成的。可是孟府这么多丫鬟小厮,为什么没有人打扫东厢?不可能是因为何小姐的死吧?她死于湖中,并不是房里,又是自尽,按理说孟家人不知情的话,应该没有多少避讳。”

    “你、你的意思是……孟家人知情?”我眼皮一颤,难以置信。

    看刚才孟老的神情,他明明不晓得啊。难道他演技这么好?

    “通常来说主持一府内务的都是当家主母。那天他们三人□□何大小姐,后者奋起反抗,不可能毫无动静,孟夫人必是被惊动了的。许是为了保全儿子,孟夫人将事情掩盖了。看来孟老,应该也被瞒着了。”

    心中激荡,我忽然想起:“刚才何慕卿说那对玉佩是他姐姐的陪嫁,孟秋堂和方向杰就这样大张旗鼓的带在身上,孟夫人为什么不制止?”

    谢宁轩沉思片刻:“我想,可能是这对玉佩的来由,孟夫人确实不知道。何孟这桩婚事,于何府来说,确实算是高攀。但何小姐到底也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陪嫁少则数十车,多则上百,孟夫人不可能一一过目。而且,这种夫妻之间的玉佩,应该是由新娘子在新婚当晚亲手交给夫君。依何慕卿的话,他们夫妻二人感情很一般,孟秋帆恐怕根本没佩戴过这枚玉佩。”

    “夫君不戴,何小姐自己戴着也没意思,所以孟夫人就不曾见到过这两枚玉佩。”我明白了,叹息着续道,“何小姐死后,孟秋帆将这玉佩随手扔给弟弟,他不重视自己的妻子,妻子于他都是可有可无的,更遑论两块玉佩。”

    但我还是觉得很离谱,“可孟秋堂和方向杰又为什么要戴?他们害的人家姑娘投湖哎!还招摇的戴着玉佩,不怕夜里冤魂索命啊!”

    谢宁轩眼神睨来:“你不是不信鬼神之说吗?”

    我冷哼一声:“这个案件中,我信!我就希望何小姐在天之灵天天诅咒孟秋帆!不死不休!”

    谢宁轩弯了弯嘴角,这才回答我的问题:“我想,他二人带着玉佩,应该是孟秋堂要求的。”

    我旋即也理解了,点头道:“嗯,因为综合表现,方向杰是有后悔之意的,当时做出这荒唐事,八成还在酒醉中。清醒之后肯定无法接受,或许当日就有自首之心,正如现在他知道何慕卿知晓此事后的反应一样。”

    从每每触碰女子便引发应激反应来看,这件事梗在方向杰的心头,也是他无法原谅自己的可怖回忆。

    他没有去自首,显然是为了保全家人的名声。可他的这种矛盾心理,对孟秋堂和张海邦来说,太危险了。他只有天天带着这个玉佩,才会被时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