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结论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在令人心惊的沉默中,我跪的越发僵硬,像一个木头人。然心中,有汩汩热流活泛,我大胆品味着此刻的安静,竟渐渐想通了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
太后想知道的是,我们的查访,是不是已经足够;谢宁轩方才提及的那些人,那些地方,还有没有可能真的隐藏着翻云覆雨的线索?
但太后仅仅通过问话就能判断出,只能说明……
我心一沉,不得不意识到,太后的确知道真相。
她清晰的知道,是自己送出去的进贡瓜果,害死了琳妃。所以,哪些人可能知道真相,哪些人问了也是白问,太后心知肚明。
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犹如万千蚂蚁噬咬,浑身发痒。
糟了,最坏的猜想竟然成真了。
太后竟和琳妃之死有关?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为什么会这样!不可能啊!
最后一次翻阅起居注的时候,包括先帝在内的每个人,哪怕那些没有封号的贵人、采女,不管活没活到太妃的位置,我全都看了一遍。从不带感情色彩的记录中,能看到,当年的珍妃和琳妃,是真的姐妹,真的友情啊。
琳妃陪珍妃哭过每一个夜晚,陪她一次次的上香祷告天地,祈求儿子能找回来。珍妃替琳妃挨过打,挨过骂,得到任何赏赐,都会送去给她,陪嫁的物件更是一大半都送了多荣公主。在琳妃生病的夜晚,是珍妃照顾着多荣公主,还要抽空去监督琳妃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喝药。
这样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情谊,怎么会是假的?
不,不是。
一个尘封的记忆片段开启,我后知后觉的想起入宫前,郡主说过的一句话——“我说静太妃殁后,太后怎么伤心的病了一个月!我那时不就在宫中侍疾吗?呆了整整一个月!”
一个月,太后病了一个月。
为什么?
静太妃的确与她交好,可人到这个年纪,陆续失去的友谊还会引起这样大的悲痛吗?何况静太妃临终前才爆料与她的至交闺蜜之死有关啊。
难道是悲痛于真相,一时接受不了?那为什么又不愿调查,非要囫囵吞枣装作不见?
我旋即又想起了《瘾疹集》。太医院副首说他之所以会撰写此书,起因在太后询问,他才发现太医院中缺失了这类医书。
太后为何询问瘾疹一类的医书,她的起居注和太医院记录我都看过,太后身子康健,绝无这方面的病症。
所以,太后猜到了,是不是?
圣上之所以对此案有疑,是因为静太妃的临终忏悔,他听到了。但一来男女有别,二于尊卑之差,圣上只可能出于恩情,前往病床前送关怀自己的静母妃一程,却不可能在她的病 床前久留。
那么,圣上听到的,是全部的忏悔之词,全部的自白吗?
我越想越心惊,却越想越通透。
太后听完整了。太后一定是一直陪伴着弥留的静太妃,她听完整了。
这场自白中,是不是包含了不少线索,指向琳妃真实的死因?比如静太妃根本没有呆太久,比如静太妃掐上她的脖子时的触感与心境,比如琳妃当时的状态,比如殿中的种种场景。
太后一定是从她动情的忏悔中察觉到了不妥,加上对琳妃身体非常了解,便敏锐的发觉了真相。
她惊恐的意识到,清清楚楚的意识到,好闺蜜琳妃的死,或许和自己有关。
这突如其来的震动,令她无法接受,以致病倒,一月有余。
所以之后她会问询太医关于瘾疹的问题,这才使得太医发现空缺,继而撰写医书。并恰好出现在这个时点,为我解谜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真是冥冥中,一切自有定数啊。
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太后不许追查;为什么那日郡主追问医书,太后不太热切,没有理会;为什么今天太后反应这么大;为什么要避开其他人将我叫到这里,上来就施加雷霆之怒,最后却又落脚在看似不重要的问题上。
沉默,太后在沉默。
这沉默,犹如千斤,重重压着我的神经。或许,也压在太后久未平息的喘息上。
我现在是想通了,可我又该怎么应对?
我的小衣再次被冷汗浸湿,却比刚才理智了几分。我握着手腕上的粉镯,大脑飞速的运转,捕捉着任何可能的生机。
“你,叫什么来着?”太后发话了。
我赶紧叩拜:“民女王氏羽书。”
“王羽书,这案子接下来,是不是还是你查?”
果然,太后问的还是与案子相关的。
她在意这桩案子,远超过我的身份。哦,或许说,没有这桩案子加持,她的视线才会聚焦在我卑微、作伪的身份上。
而现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