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22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高台悲筑》 

    岳阳离武陵要比汉昌离武陵近的多,新涂的军队方行了半日就与岳阳的守军交了兵——此地知府似乎也起了反心,打算先下手为强。可惜他练兵的技巧不如新涂,还不到天黑,新涂就攻下了整个岳阳城。

    号称“屈贾之乡”的长沙在百年前被并入了岳阳府,倒也方便了新涂再去劳心劳力攻打。只是长沙县名气比岳阳更大,控制了更好展开下一步行动,新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营扎在了长沙县。

    长沙离汉昌还是颇有距离的,驿使又没有行军用的快马,只能腿着去,捷报递到应瑕手里时已经是第三日早上了。

    驿使垂着头把信件递到这位高高在上的主母手里,心中不住地暗骂寄信的那位将军为什么不找斥候做这送信的活头,偏要他一个普通的驿使来,简直就是强人所难!

    应瑕是被底下的卫士强行叫醒的——这卫士也知道姚复打了仗,一天没休息,不好惊动——于是应瑕只好顶着没梳的杂乱长发,穿着寝衣出来看那封急信了。

    她拢拢耳边的长发,仔细端详那信件——信封上带着斑斑血迹,有些发皱,底部面前能辨出个字形来。封泥处的印章纹路确是与应瑕交给新涂用的那只一模一样。应瑕打了个哈欠,撕开信封,一目十行地看完,挥挥手叫驿使退下了,自己则从椅子上站起来,顺手推开了姚复的房门。

    “子季,捷报来了……”应瑕揉揉惺忪的睡眼,往里面喊着。

    姚复整个人裹着被子缩在床上,对外界的呼喊毫无反应。应瑕觉察有些不对,走到榻前,见到姚复背对着她,整个人紧着被子缩在床上,只露出一点头发。

    应瑕忽然想到什么,一拍脑袋,有些悔恨地说:“啧,忘了这茬了。快叫大夫来!”

    门口的卫士闻声往里探头,回答道:“主母,咱们军中没有军医啊!”

    “那去城里找!”应瑕焦躁地站起来,抓住那卫士的胳膊,旋即脑中灵光一现,“等等,这边是不是有个姓陈的医师?”

    卫士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臂,后退一步,有些紧张地说:“是……不过那陈郎中只坐诊不行诊。”

    “我知道。”应瑕回了一句,转过身去,从衣架子上随便找了件衣服——幸而姚复备了常服挂在那儿,她随意套上外袍,又大步出了门,开始点人:“你,你,抬着床榻去那医馆,你俩留在这儿,多烧一些热水。”

    卫士们得了令,纷纷抱拳称是,方才被点到的卫士马上进屋抬了床榻出去,应瑕一边把鞋跟提上,一边跟着出了门去。

    军人做事就是利落,与那些个推三阻四畏头畏尾的文人全然不同。这也是应瑕喜欢军营的缘故。

    四个人就这么上了街,百姓们见着前面两个卫士一身铁甲,都自觉让开道路,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奇的看那榻上,又见后面散着头发的应瑕,登时明白了七八分,一个个露出了然的神情。今日也来不及清街,应瑕又怕传出什么谣言来,从上路开始就时不时用眼神威慑街上的“长舌妇”。

    可一人怎么堵的住悠悠众口,何况应瑕也没这个心思全心全意遏制谣言。

    今日医馆换了扇新门,那孩子的病症也不少,陈重熙打算再闭馆几天,专心为这小孩治病,因而医馆仍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卫士们见大门紧闭着,都踌躇着停下脚步,应瑕快步跟上来,见到门上那张纸,一下扯了下来撕了个粉碎,大喝一声:“砸开!”

    卫士们放下床榻,两个人你一拳我一脚地把刚换的新门又砸坏了。

    陈重熙见自家大门再次倒下,满脸错愕地抬头,正欲看看是哪个人如此胆大包天,一眨眼对上了应瑕要吃人的表情,只好把发作的话咽了回去。

    他松开小孩的手腕,那孩子翻了个身,躺回祖母怀里,似乎是被吓到了,只敢偷偷露着眼睛打量外面的情况。

    韩玉筝叹了口气,开始从柜子里找消炎的药材。

    “阿婆,药已经熬好放温了,您先喂着孩子吃药吧。”陈重熙安抚老妪两句,又对小孩说:“小宝乖,药里的黄连换成了金银花,不苦的。”

    小孩点点头,由着他祖母抱着他吃药去了。

    两个卫士重重把床榻放在地上,就被应瑕挥退了。陈重熙抓住姚复的手腕把脉,又掀开被子,给他翻了个身,露出后腰上的伤疤,抽了口气。

    “不是,他自己不知道受伤了,你还不知道啊?”陈重熙抬头问应瑕,后者脸上罕见地露出一抹惭愧:“我忘了。”

    人刚受伤时是意识不到痛苦的,姚复刚下了战场,又见到应瑕,心里的兴奋怕早就把那几分不适抛到了九霄云外。

    陈重熙叫苦不迭地处理已经发炎的伤口,偏偏还不敢和应瑕作对,只小声嘀咕:“上次伤的也没这么重啊……怎么搞的。”

    韩玉筝熬好了药,将筷子和药碗一同递给应瑕。后者坐在榻上,拿筷子搅了搅那碗浓稠的、散发着奇怪气味的汤汁,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把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