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不可言说的异能[年代]》 

    1981年底,国家发文指出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必要补充……个体户从此有了“说法”,如浴春风。

    孟逐星婉拒了学校分配的工作,投身于个体创业的浪潮中。

    她赶在头一批办理了营业执照和相关证明,在家附近开了家服装店,把之前流动的服装小卖部固定下来,请了两个年轻姑娘看店。

    之后又选了个黄道吉日,开了家家常菜馆,起名“客来顺”,主营水饺面条和家常小炒。

    店面是她很早之前就选好了的,就在五道口附近,交通便利,而厨师也是她因缘巧合结识的。

    之前冬天时天太冷,孟逐星和陆宗青懒得买菜做饭,就常去一个卖馄饨水饺的小摊儿吃饭。

    摊主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妻,丈夫姓黄,妻子姓刘,干净整洁不说,味道也特好,去的次数多了,孟逐星就跟两人混熟了。

    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黄叔之前是一家大酒楼的帮厨,后来酒楼不开了,他没了去处,自家孩子小军又体弱多病,就和妻子支了个摊儿卖馄饨水饺为生。

    虽然是小本买卖,但他们夫妻厚道,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味道也好,一来二去也积累了如孟逐星这样的熟客,摊子虽小却也能让一家三口果腹,给小军看病吃药的钱也勉强能跟上了。

    黄叔擅长做面食,刘婶儿则做小炒比较拿手,中午时他们也会卖一些炒菜。

    听到孟逐星夸菜好吃时,刘婶儿有些不好意思,“就是瞎炒的家常菜。”

    “普通的家常菜能做好吃就很不容易啦!”孟逐星真挚夸赞,“平凡里才是真功夫呀。”

    刘婶儿被她夸得开心,笑眯眯地给她碗里加了个油汪汪的煎蛋,“婶儿请你吃的。”

    于是在孟逐星打算开个餐馆时,就想到了他们夫妻。

    她将来意说了,夫妻俩面露犹豫,“摆摊儿我们还勉强凑合,做饭店主厨……我们能成吗?小孟,别再耽误了你馆子里的生意……”

    刘婶儿说:“就是,让你黄叔去帮你打个下手还成,我就不去了吧?啥也不会让人看笑话。”

    “叔婶儿你们别担心,”孟逐星笑道,“既然我会来找你们,自然是各种因素都考虑了,你们二位的手艺如何我再清楚不过,来我这个小饭馆那都是屈才了。”

    “甭管成不成,你们二位来试一个月?要是咱们彼此都觉得满意,那就签订长期合同,要是觉得不行,那我也不勉强你们,除了一个月三十五块的工资,我还会补贴你们十块钱。”

    黄叔愣住,“这么多钱?”

    要知道现在国营饭店厨师的工资一个月是三十块钱左右,这小孟刚开店还没赚钱呢,就给他开这么高工资,怕不是被人给忽悠了吧?

    他忙道:“小孟,你不会被人给骗了吧?这工资开高了,而且没必要补偿我们的……”

    “叔我没被人骗,这就是我给你开的价,你和婶儿愿意来吗?”

    见两人神色松动,孟逐星继续道:“再说在饭店上班不会风吹日晒的,也更稳定不用担心生意好坏不是?而且还可以把小军带店里来,一日三餐忙完后,你们还可以多陪陪他。”

    最后一句话彻底让两人动了心,本来他们夫妻起早贪黑地摆摊是为了赚钱,想给儿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也因此没有太多时间陪他,更不忍心将体弱多病的他带出来一起受苦。

    “小孟,那我们明天就去店里?”

    “成,我饭馆刚开业,厨房里很多东西还没配齐,正好让叔和婶儿帮我看看还缺什么。”孟逐星笑眯眯看着刘婶儿,“婶子你面点做得好,一定是个很棒的面点师,工资和刘叔一样。”

    刘婶儿又惊又慌:“这哪行!我那会的都是家常便饭,蒸个馒头做个馄饨包子啥的,哪里就是面点师了……”

    孟逐星说:“好吃就行了呀!婶儿我跟你保证,你做的东西一定特别受欢迎!”

    “可是……万一让你赔本了咋办?”

    “嗐,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就算赔了,我就当交学费积累经验了。”

    夫妻俩见她年纪虽轻说话做事却很沉稳豪气,心里的担忧散去不少——

    他们担心孟逐星年轻经不住打击,毕竟做生意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可没想到“客来顺”开业当天,店内就坐满了人,门外还排了老长的队,除了找来的三个服务员,孟逐星的许多朋友前来帮忙招待,她自个儿则给门口排队的人按先后发了号码牌。

    牌子是她提前准备好的,三指宽的青竹片,巴掌大小,上面刻着数字。

    刚开业全场的菜品、面点、汤粥都打五折,外送一碗现磨热豆浆。

    门口广告纸上的优惠力度这么大,店面又收拾得干净明亮,服务员也是大学生模样的年轻姑娘,很多人走过路过自然不想错过,纷纷进来尝尝看。

    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