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鸿沉客VS湘风送爽3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出版社刊印成小薄册单独发行。一般武侠作家,一本小簿册的收入300到500,而鸿沉客能达到800。
他一天就能写一本,就能赚800。
当时台湾普通的公务员,月薪不过200。
到毕业时,他靠着一支笔杆子,已实现了财富自由。
一毕业,就跟同班同学吕双双结了婚。
他的小迷弟司空昙和折月楼主,都是他的伴郎。
当真是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稿约越来越多,根本写不完啊写不完。
很多书开了个精彩的头,后面就打发给‘枪手’来续写,行文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不少烂尾。到司空昙、折月楼主等人崛起,读者有了更好的选择,他的名气就大不如前了。
再到秦庚的小说在台湾全面解禁,鸿沉客的名声进一步‘恶化’——
戒严期,秦庚的小说无法正常进入台湾市场。
由于行文风格跟鸿沉客近似,而鸿沉客笔名又多,盗版书商们便挂鸿沉客的头、卖秦庚的肉。台湾的读者们,很长一段时期,都错误地以为‘秦庚就是鸿沉客’。
戒严结束,赶上秦庚小说改编的港剧进入千家万户。
秦庚的正版作品在台出版,瞬间就席卷了台湾武侠小说界。
台湾的读者们都大呼‘鸿沉客是个骗子’!
鸿沉客文坛失意,便满足了老父亲的心愿,转去经商了。
但他实在没有经商天赋,开过古董店、水产店、寿司店、花店,各种投资均以失败告终,差一点倾家荡产,把早年累积的巨额稿费,全都 赔了进去。
七十年代末,他经营的酒吧走私案发,感到无颜再待在台湾,便全家搬去了加拿大。
回看他的作品,除了不少烂尾,叙事风格零散,也是很大缺陷。
总是写着写着,就写到跟主线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去(这里也有枪手的锅),在配角上着墨太多,影响了整体观感。
但他为武侠文学这棵参天大树的养成,贡献的几抔土壤,是无法被忽视的。
简单举几个例子——
他将诗词歌赋融入武学招式,影响了后来的余文畴;
他将武功心法区分了正与邪,影响了后来的秦庚;
他将斗智与推理,作为烘托主人公不同于庸人的高光部分,进而推动情节发展,影响了后来的折月楼主;
他将权谋的概念,引入武侠小说的创作,影响了后来的丁履;
他的小说,始终在叩问命运是什么,叫人读完,心生惆怅,念念不已。
而折月楼主问的是人性,丁履问的是天道。
…………………………………………
旅居加拿大十年,他的思维境界,又有了新的转变。
他看到可以通天的富人,与连律师都请不起的穷人,同处在一个社会,感受到了社会的参差,书上侠客锄强扶弱,而现实人间风波恶。
他看到好莱坞拍的西部片,也会想——
西方氤氲暧昧的小酒馆,不就是东方雅俗共赏的老茶馆么?
西部牛仔的枪,不就是东方侠客的剑么?
世间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侠客。
而世间总有不平,侠客神功盖世,也不见得事事如意……
他对“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于是开始着手,将自己的成名短篇,也是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风过江湖马蹄疾》,进行修改、扩充,取名《饮马江湖》,投稿到《香江时报》上连载。
连载到十二万字的时候,恰逢《香江时报》换了总编。
新的总编希望有一个新的气象。
刚一上任,就叫手底下的编辑,把前面的工作,做一个了结。
并给这一行动取名:辞旧迎新。
原本还能再更十万字的《饮马江湖》,被迫结局。
就是这个戛然而止的结局,意外收获了堪称‘震撼人心’的反响。
九十年代初,鸿沉客应“侨办”邀请,回大陆参访省亲,把自己的手稿和一部分旧照,捐给了故乡S省的文化馆。
紧接着,S省电视台购入了《饮马江湖》的影视改编权。
由于忠于原著,服化考究,制作精良,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狂潮,多个省份的卫星台,争相求购播出权。
当年的观众,都没见过这么惨绝人寰的爱情。
爱无法言说,仇不得不报。
男主杀了女主、再自杀……
可太震撼了!
《饮马江湖》的热播,让‘鸿沉客’的名字再度回到了大众视野,他早年的小说,陆续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