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章-万祎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有真实地存在过。
他们到的时候还不是课间,教室里有老师教学时声情并茂地激扬和学生的朗朗书声。
何青带她去校长办公室,走在黄土墙做的房屋屋檐下,能看见一双双清澈纯净的眼睛。
万祎知道自己这样的这种行为很不礼貌,这样做只会打扰他们听课的注意力,但好奇心使然,她没能目不斜视地跟着何青的步伐。
屋里的黑板上,老师正在板书课本。粉笔在黑板上的摩擦,产生了大量粗糙且刺鼻的白色粉末,能在这一段距离里看见。他们在空中没有规律的运动,像是如同尘埃的生命,在世界的很多角落诞生一些个安静的生命。
每一间教室都不大,书桌都是原木的颜色已经被凌迟成了灰黑色,大多都残肢断腿,不太完整。
学生们都穿着算不上合身的衣服,没有一个算得上白皙的孩子。他们坐在每个人的位置上,有的在认真听讲,有的看着窗外走神,人生百态在这里也能一目了然。
万祎看着他们的环境,感觉自己的心脏有种钝钝的痛感。
她那时候觉得中国的经济水平都算不上好的,读大学后自己的条件虽说算不上最差的那一类,但过得也算拮据。
直到那天看了这所小学的所有设施和学生状态,她才发现,贫苦真是捆绑人眼界一生的枷锁。
两人快要走到校长的办公室时,何青停住了脚步转头看了看她。
这姑娘皱着眉,眼光没有离开过教室。
“见过这样的学校吗?”
男人轻轻笑了笑,大抵是能猜到她内心应该是有为之震动的原因。
万祎回过神看着他,没说话。
她感觉自己心中一阵悲凉,像看到了那天妈妈下葬时,漫天飞舞的黄纸,抓不到任何一张那样深感无力。
她深知自己不应该这样形容的,但是这一切让她感到无解。
人生若是像这里的孩子一样需要翻过一座座山才能成长,那那座山是何其的艰难险阻才能翻越?
但他们也许还 不知道生命之险阻,翻越一座,还有下一座。
“电视里见过。”
她说话的声音很轻,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些事情到了眼前发生,往往人在惊讶时是说不出话的。
这话不假,电视里见过这样的,纪录片都写实,但她没想到,现实远比电视里还要满目疮痍。
他们没再纠结这个问题,进校长办公室前,何青说了这么一句。
“我待会儿上英语课。”
那时候学习英语并不普及,不要说他们这些大学生了,乃至当时整个教育行业,全民学习英语都不似后来这么系统化和规范化。
校长办公室的环境和旁边的教室并无二样,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整个办公室的陈设都很单调,一张办公桌后的墙上靠了一个书柜,里面摆满了书,横着放的、竖着放的,全都塞得满满当当。
人是需要有精神寄托的,比如书籍,比如爱人。
校长年龄算不上太大,四十多岁。他长得算不上周正,但身上有一副正气。单眼皮,眼尾下垂,形成了一个小的三角形。
他是最早一批恢复高考制度的大学生,这是后来回去的路上何青说的。
看见何青和万祎的到来,他热情之际,连忙站起身来迎接。
他们两人熟络打招呼,何青介绍了一旁的万祎。
寒暄不太久,何青拿了本英语书在旁边看。
他是学术型人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以至于备课的时间都用不了太久。
“会不会唱歌?”
他合上课本,转头问万祎。
万祎笑,多会唱倒也不见得,顶多是能唱。
“想听什么?”
“都行,我五音不全。”
这人终于显露出一点小短板了。
歌曲很简单,难的不会,听得也少。
那歌很老,老到那时候他们两个都还刚出生。
万祎唱了几句,歌词已经记不太清了。
随后又问“听过吗?”
何青摇头,声调很悠扬,像邓丽君的歌。
“我以前总是听我妈妈唱,我们家以前是开饭店的,不忙的时候,她总是给我和我妹妹编头发,编头发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她的手指穿梭在发间,酥酥麻麻的,真的像云一样。”
当时,身后是茅草屋一样的建筑,他们坐在屋檐下,山风穿过树林里四面八方地吹来,带着一股自然的清香。
那种轻柔又猛烈的感觉,像环绕在他们身边,眼前成荫的树林把所有的山都覆盖成了毛绒绒的绿,风一吹过时,它们像蓬松的猫毛一样没有规则的飘动在山的每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