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静女(一)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向上一抛,换手反击,兵士们趁机一拥而上,将他捆了个结实。

    经此一变,躁动的人群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小昭扔了刀,将长勺递回,韩女公子双手接了,忽然朝她深深一揖。

    她周遭的家丁急道:“女公子怎可向贱民行礼……”

    韩女公子不理会,只扬声道:“拜谢女郎救命之恩,也请诸位听我一言。”

    “连年大旱,陛下仁厚爱民,已先后赈灾多次。城中利益勾连,讨粮不易,我父四处周旋、分身无暇,并非有意苛待,他还遣我来到此地,以表珍重。不知此处有许多不周到,我这便去见父亲,将情形详细告知,请诸位暂且忍耐,我父既领赈灾重任,韩氏义不容辞,必不辜负!”

    她直身再拜,众人见她态度谦卑,又得知先前挑动之人别有用心,纷觉无趣,不多时便重新老实排起队来。

    韩女公子的仆役带着被抓的刺客先行,而她特意来到了小昭面前:“此人将被投入牢狱受审,劳烦女郎同行,为我做个人证罢。”

    就这样,小昭稀里糊涂地入了韩氏府邸。

    说是稀里糊涂,是因入府后并无人寻她去问话,带路的仆妇径直将她领到了后宅,为她焚香沐浴,还捧来了崭新衣袍。

    有了先前被东苑老者拐骗的经验,小昭心怀警惕,更衣时将桌上的发钗藏到了衣袖中。

    侍女引她来到韩女公子的闺阁。

    韩女公子换了流光暗纹的深青直裾,腰间垂一串沉甸甸的佩玉,闭目端坐,乌发红唇,比她见过的所有女子都要美丽沉静。

    傅母正提着香炉为她两袖熏香,见小昭进门后无动于衷,便忍不住道:“进门后要先行礼,才能同女公子说话。”

    女公子为她所救时对她行了礼,如今回礼,也算是答谢新衣                                                和沐浴之水罢。

    小昭学着方才韩女公子的样子,严肃地退了一步,双手举过头顶,冲她深深一拜。

    韩女公子睁了一只眼睛看她,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她示意不满的傅母暂退,等傅母走远后,拉着小昭在身侧坐了下来。

    “你多大了?”

    她周身弥漫着醉人的香气,不同于东苑小楼中常焚的甜香,这香气芬芳雅致,带些清冽气,论起来倒很像那夜所得的雀蓝披风上的味道。

    当时急促,她本以为自己忘了个干净,如今重嗅,仍觉得温暖和安全。

    小昭鬼迷心窍一般,松了握着发钗的手,呆滞答道:“我……快十岁了。”

    “这么小?比我还小呢,我马上就要十四岁了。”韩女公子惊愕道,“那你叫什么?”

    “我叫小昭。”

    对方沉吟片刻,没有询问她为何没有姓氏:“是哪个字?白日之‘朝’?”

    “是日光明亮的那个‘昭’。”

    “哎呀,好大的名儿……”她又凑近了些,笑道,“我叫韩仪。”

    没等小昭答话,韩仪便道:“我身边缺个会打架的人,你要不要跟着我?父亲不肯为我寻女侍卫,家兵多有不便,况又粗心,府里的女孩子们爱漂亮,都不愿学刀剑。”

    “跟着你可以吃饱吗?”

    小昭脱口而出,思索后又急急问:“你是不是住在内城?”

    “当然可以了,”韩仪拨了拨她垂下的发丝,耐心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对呀,这里是韩氏在城外的宅子,我平日住在城墙内的府邸里,那儿不会有人吃不饱的。”

    小昭又迟疑地问:“那……城里是不是很安稳?”

    “自然,”韩仪毫不犹豫地答道,“洛阳内城,天子脚下,是全天下最安稳的地方。”

    “好!”小昭立刻应允下来,生怕她反悔,“女公子需要我要做什么?”

    “先放下袖中的‘兵器’罢。”

    韩仪笑着拽了拽她的袖子,她好似早就看出来了,只是没有点明:“不急,今日是取巧,若放在平时,你恐怕不是那个刺客的对手。想跟着我,得先苦练一番,你怕吃苦吗?”

    “不怕!只要吃得饱,能安稳地活着,就不怕。”

    “太好了!对了……你还会别的吗?读过书没有?”

    “读过,我认字的,我还会跳白纻舞、唱相和歌辞,我会的很多!只是……不会弹琴。”

    她歌舞读书学的都快,唯独在音律上不开窍,教习的老翁本欲教她弹琴,教了许久也不见成果,只得悻悻作罢。

    韩仪忍俊不禁:“这都是谁教的,你从前……”

    她话说了一半,忽然住了口,摸了摸她的脑袋:“罢了,等相熟了再说罢。”

    她将傅母唤回,飞快地编了一套说辞,称小昭是弘农的贵女,遭祸才流落此地。傅母先前不信,但听她说得真切,不由得信了三分,忙下去为小昭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