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第(3/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李彤奇怪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我没看懂。”

    “我自己就是我的教练,”于思梦对面前的女孩笑笑,“又或者说,我没有教练。”

    不出于思梦的意料,如果说李彤之前对于思梦的态度一直都挺正常友善,那么在听过这话后,她的态度立马被震撼和质疑所取代了。

    可即便如此,就算心中不相信,李彤的态度却也比黄雨婕要含蓄得多。

    “那……你一会儿加油。”

    “谢谢你。”于思梦一边说着,一边不忘仔细观察着教练员废九牛二虎之力布置好的冰场赛道。

    放眼望去,赛道大致分四段。

    第一赛段以直线赛道为主,中间以低矮路障设置了1个夹角为180度的转角。

    然而,转角虽大,但这个转角的主要作用还是在于分隔空间,把长度为60米的笔直赛段来回分成总长度120米的赛道。

    因此,于思梦初步判断,这一条赛段的考察关键其实也很简单——滑速,就是最单纯的滑速。

    若要具体打比方,第一赛段有些类似于陆地上的来回接力跑。

    然而,第二赛段很显然就没有第一赛段那么简单了。

    第二赛段的障碍物以冰场训练常见的橙黄色塑料角标为主。这一赛段对选手的要求则是选手必须以S形的弧线依次穿过每一个角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选手不可以错过任何角标,一旦错过一个,到达终点后比赛成绩直接作废;而如果碰到任何角标,每碰到一次,最终比赛计时会加3秒。

    而到了第三赛段,相比于第二赛段,它的复杂程度只增不减。第三赛段摆放着大大小小形状不规则的泡沫巨石,赛道的路径组成了大小弧度不一的曲线。

    这一赛段,转角的弧线大多小于60度。光论转弯这一点,对于选手的难度或许不算太大,但难就难在,这一赛段的转角出现的毫无规则,且道路有宽有窄,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碰到障碍物增加计时。

    看完前三个赛段,于思梦视线右移,缓缓看向了这次滑速比赛的最后一个赛段,同时也是最为神秘和复杂的——第四赛段。

    事实上,说是第四赛段,但于思梦此时却压根看不清里边的具体情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赛道被遮住了。

    第四赛段的障碍物,是一个个高度、体积远大于第三赛段泡沫巨石的泡沫假山。这些泡沫假山的高度普遍高于1米9,别提今夜参加比赛的这群半大的孩子,就连冰场的教练员都挑不出一个穿                                                上冰鞋后比这些假山身高更高的。

    于思梦如今站在赛场外,虽说由于假山的遮挡,她此时还看不清第四赛段里边赛道的具体形状,但只要细心想想基本就能猜到:第四赛道周边这圈假山肯定不仅仅是围住这一赛段的一圈围栏。

    在“围栏”的内部,第四赛段的地形必然也是以遮盖视线的泡沫假山为主。

    “第一组参赛者,准备!”

    赛道的起点处响起王教练的喊声,随着他报出四个人的名字,四个年纪看着在12-14岁之间的孩子站上了起点。

    只见这四个孩子一眼都是系统性练过花滑的。哨声吹响后,不出于思梦意料,赛道第一段,四个孩子的动作都显得稳当又顺溜,基本也没拉出什么差距。

    然而,这种现状却没持续多久。很快,四个孩子来到了第二赛段的“绕花桩”,而来到这一赛段之后,所有人的滑速立马开始肉眼可见地下降。

    平日里的花滑训练,关于角标的练习大多是为了训练对于用刃和冰面方向的精确度,很少会专门考察训练者在角标间滑行的滑速。

    正是因此,第二赛段不仅考验速度,同时考察的也是四个参赛者的基本功和对角标这一训练的熟练度。

    于思梦定睛一看,一开始滑在第一位的选手,基本功显然更加扎实,进入到第二赛段时,虽说因为角标的存在产生了明显的降速,但总体看来依旧滑的很顺畅。

    然而,排位第二和第三位的选手很明显就不同了。在进入赛段后,第三名的选手很快就被第四名超越;而第二名选手或许是因为看见自己和第一名的差距逐渐拉开,一时心急,加快了脚步。

    谁知,就在他加速一秒过后,左脚的冰鞋一下子碰倒了一个角标,接连的失误下,直接让他在进入第三赛段前落到了倒数第三的位置。

    进入第三赛段后,四位选手的速度再一次肉眼可见地下降了。

    以平地打比方:如果说第一赛段四人都算是在奔跑,到了第二赛段,四个人只能称得上小跑了;而到了第三赛段,所有的选手只能算得上是“疾走”,且全程都小心翼翼。

    于思梦皱着眉,如果说一开始黄雨婕和她说这次的赛道很难时她还有些不以为意,那么现在她是彻底认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