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教化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杀不死便嫁与他》 

    长公主一手主持的诗会,涉及了刺杀、强抢幼童、陷害苦主等骇人听闻的行径,还折了十数名权贵子女,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京兆尹不得不带着人过来,刺客的来路还没有头绪,但眼皮子底下的血书却很清晰。

    经过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家儿郎的指认,这封血书正是老妇呈与六皇子的状书。京兆尹还没想好要如何处理这个烫手山芋,血书的抄本便在京都大小街巷传开,还不嫌事大的用朱砂抄录,看得百姓们群情激愤。

    长公主府不能去,驸马许家却可以拿来出气。泼粪都嫌浪费的百姓们挖土搬石,把许家闹得尘土飞扬、门楣破烂,却始终紧闭大门,不敢出面。

    事情闹成这样,京兆尹只得在客气地请示过长公主后,把许展带回京兆府狱,以免民怨沸腾,也惹得京兆府灰头土脸。

    一番寻常流程的调查下,却牵扯出驸马许家的军屯贪污案,这可不是京兆府可以独自审理的,便立即上禀天听。贤文帝连夜召长公主入宫,不多时便下令三司会审、彻查许家,从严判决。

    在异常明晰的铁证之下,三司联合出具了审理文书。

    驸马许家军屯贪污案属实,涉及文官武将全数缉拿归案,抄家问斩。

    长公主之子许展强抢稚童、亵玩虐杀、陷害苦主属实,血书名录上的苦主案件尽数平反,许展罪大恶极,凌迟处死。

    刺杀案没有公开定论。只有消息指出,公主府是前朝王爷留下的府邸,在水榭之下藏了一个密道,刺客是从此进入的。现下所有杀手皆已归案,将按律处决。

    对于刺杀的原因,民间多有猜测,各有各的说法,但多数人还是认为这与许展脱不了干系,想必就是那些失去幼子的苦主前来报仇。

    但奇怪的是,两批行事不同的杀手,而作为招来杀手的许展,从始至终毫发无损。更奇怪的是,朝堂之上却没有一人对此提出质疑。

    惹起民怒的许展成了最好的靶子,掩盖住了所有疑点。

    与前世不同,整个案子里,并没有出现魁首娘子许悯儿的名字。

    但细读案卷,可以从中找到一名正九品书吏,为了寻回灯会上失踪的五岁小儿,在许家被乱棍打出。还未上告,家中就多了数名幼童尸首,人证物证皆在,书吏被判斩首,全家老少发配陇南。

    寥寥数笔,在垒叠得高高的案卷里,在二百五十七人、二百五十七个同样默默无名的小门小户中,写不尽林家的绝望,而为此投下的目光,更是少得可怜。

    行刑当日,许展被押赴刑场时遭遇了百姓围堵,因未携带凶器、还有不少苦主,衙役装腔作势地阻拦几下,就以不敌民愤为由退守一旁,由着赤手空拳的百姓替长公主管教其子。

    过了许久,衙役才救下血肉模糊、没有一块好皮的死刑犯,拖去市曹,当街凌迟处死。

    罪人伏诛、民怨平息,而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寿安长公主因自责痛心、一病不起,贤文帝不忍,送她入江南行宫修养病体,安度余生。

    崔时清正在院子里看纪危舟堆砌小池塘,玄鱼面色煞白地走过来,把探来的消息说与她听。

    她默默听完,在一阵痛快之后,又产生了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崔时清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对还是错,都不后悔。可是面对失败、付出代价的时候,总免不了彷徨与恐惧。

    这世间哪有人,可以面不改色、心如止水地从容赴死?

    没有人。

    纪危舟布置池塘时,也不忘关注崔时清的动向,见她神色恹恹,失了兴致。

    把她挑选的最后一块彩石堆叠在池底,随意坐了下来,双肘撑在岸边,眼里含着笑,直勾勾望着她。

    崔时清心不在焉地扒拉着石头,指腹被不平整的彩石划了一下。

    一丝丝的钝痛,没有破皮,却让低落的情绪瞬间被点燃。

    “这些脏兮兮的破石头有什么可挑的。”

    她生着气,暴躁地推开面前的矮几,彩石滚落满地,稀稀拉拉掉入池塘中,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衣裙上的木梨花。

    这是纪危舟画的样式,每一朵都生得各异,娇小可爱又不失灵动,再以染过香的丝线绣成,使她行走间落英缤纷、步步生香。

    “都怪你,非要我选石头!”

    崔时清有多喜欢,现在就有多生气,瞪着眼睛去寻罪魁祸首,看到泡在水中的纪危舟,瞳孔颤了一颤,顿时忘了生气。

    难不成是被她砸的?

    崔时清攒眉看着他面上的水珠,先声夺人道:“几岁的郎儿,怎么还玩起水?”

    “软软也来试试?很凉快。”纪危舟把下颌支在手臂上,浑身慵懒地瞅她。

    崔时清矜持地拨弄着自己的裙摆,冷笑道:“我若试过了,确实会凉的很快。”

    被暗算的时候,崔时清就知道自己伤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