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科举也要改制?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适合安排到御史台。 

    但是刘伯温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在刘伯温看来,这些能够走到殿试的考生,要说他们写文章的水平那肯定都是极好的,可能自己都不如他们会写。 

    问题是文章写得好,并不代表这些人就会当官。 

    不是随便拉一个读书人出来就能有杨驸马的水平。 

    所以,这些生员们不宜直接授官,而是应该先把他们发配到六部和诸监、寺、御史台等衙门去观政。 

    说人话就是先让他们去所有的部门都转一圈,在打杂实习的过程中积累做官的经验,然后再按照他们每个人擅长的内容进行分配。 

    再然后,李善长也提出了一点儿不同意见。 

    只是李善长考虑的并不是眼前这些参加殿试的考生,而是学堂改制以后的考生。 

    或者说,李善长考虑的是科举该如何改制的问题。 

    “上位,等国子监分散到各地,咱们大明以后必然是不缺生员的。” 

    “且不说科举每三年一次,每次只录取三百左右的生员,就是每年一次,三年下来也不过是录取千人。” 

    “剩下的考生做不了官,要么就是回乡继续读书,要么就是做了别的行当。” 

    “可是朝堂和地方官府缺少人手的问题却还是没能解决。” 

    “依臣之见,不如每年都让各个地方衙门自行招募一些人手?” 

    “考核通过的,该授官的就进行授官。” 

    “至于实在不行的,那就直接开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