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治国安民之策,在何处?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大明世宗界。www.yulishu.com
明世宗朱厚熜:“真是没有想到,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最后为高拱追谥的竟然会是张居正。”
明世宗朱厚熜知道,在天道历史进程中,高拱与张居正,虽没有进行最直接的权力对决。
但他们两人都知道,在大明的内阁中,他们两人,也只能留下一人。
高拱是能臣不错,单论才能与才干,他也不输于张居正。
但两人的性格,完全不同,高拱不懂的隐忍,而张居正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人的政治志向不一样,所维护的政治利益群体也不一样。
高拱当权掌势之时,维护的是皇权与官员士族的权力,最后才是百姓。
而张居正所维持的皇权,比高拱做的更彻底,然后再是在皇权之下,治理大明的江山天下,使大明百姓能得以安身立命。
至于大明的王族贵族,官吏士族们,早已在心里把张居正给恨透了。
俗话有说,拦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而张居正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拦人财路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就把大明的士族们的根基,都给收走了一大半,能不恨吗?
明世宗朱厚熜早已经决定了,等这一期天道盘点结束之后,自己直接要召见这张居正。
看一看,在这一里,还是年轻时期的张居正,是如何看待,他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自己的。
至于严嵩,徐阶,高拱三人,都是可用之人,也有能力与才干,至于...
明世宗朱厚熜在想到在这一世里,该如何处置严嵩,徐阶,高拱三人时,在他明世宗朱厚熜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一片汪洋大海...
......
【有人说,两袖清风,不贪污,不受贿,为什么反而误国,误民?】
【张居正在归乡为父治丧期间,远离了朝党,难得偷了浮生半日闲,在这片熟悉的故土上回想起自己还是孩童时的志向。】
【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因意气不得风发,失魂落魄回乡时的模样。】
【那段失意赋田的时光虽不长,但也让张居正知道了,治国,救民,是不可能在出现圣贤书上的。】
【但张居正也知道,若无这些上古传承下来的圣贤书,自己连谈论治国,救民的资格都没有。】
【治国救民之策,不在圣贤书上,但治国救民的资格,却在圣贤书之上,谁能懂,又有谁能悟?】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喃道:“两袖清风,不贪污,不受贿,为什么反而误国,误民?”
“不就是,那些拘泥古礼,不知变通,空谈误国,又缺乏实干,又恃才傲物与多谋寡断的儒生与腐儒吗?”
虽说明太祖朱元璋,在打天下之时,非常重视儒生的作用,并且也任用儒生的出谋划策。
尤其是在开国之初,还曾掀起访求读书人的高潮,命人携带金钱分赴各地寻找人才,并嘱咐使臣们以礼相待。
但随着王朝的稳定,以及认知的不断增长,治理王朝国家的过程中不能太过于依赖他们。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发现即便是有才学有名气的儒生,在心智上,很多时候,都像是被宠爱过盛的孩子一样。
并且极其的缺乏行动力与执行力。
更有甚者,仿佛他所得到的功名利禄,都是理所当然一般,这让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的不满。
现在又听到,这天道在盘点张居正的感悟,
一下子就认同了张居正的观点。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淡淡的言道:“用最简单的两个来概括,不就是腐儒吗?”
在整个大明王朝十六个皇帝中,对腐儒态度,是最为深感厌恶之人的明成祖朱棣,在他的统治下,是不会给予这类人过多的生存与壮大的空间。
......
大宋高宗界(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