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一年夏(33)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似的。
如今一看,可不怎么着,不过只见了那一面,这张脸就刻到他脑子里去了。
他揣着满肚子的好奇,一边啃着髓饼一边朝那边走。
走近了才瞧见,摊子旁停放的那张摊车上挂着青布幌子,上头写着“孙记豆腐脑、豆花”,前头还立了个木牌,明码标着价,豆腐脑六文一碗,甜豆花八文一碗,十五文两碗。
省去了问价的功夫,叫人一眼就能看得明白,不必再问,倒是方便。
看看“孙记”两个字,再看看小娘子熟悉的面孔,柳大哪里还能不明白。
笑呵呵地对着木桶后的人说:“小娘子,这摊子也是巧娘的吧?”
傅媖正弯腰把从摊车上抱下来的那摞碗筷摆到个合适的位置,闻言立即直起身,见是柳大,也笑盈盈地应和说:“是呢,今儿才开张的。柳叔您昨夜又当值啦?”
她跟巧儿姐担心了好几日,幸好天公作美,今早没下雨,眼看还要出太阳,是个大晴天。
“别提了,熬这一宿可给我饿坏了。这不,刚过五更就跑来买吃的了”,说着,他一摊手上用油纸包着的髓饼给傅媖瞧。
傅媖扫了一眼,笑着点点头:“打更这差事确实辛苦,是得吃些好的犒劳犒劳您自个儿。”
她自然认得蔡婆婆家的髓饼,不光认得,前些日子她还特意买了几个回去尝这东西跟豆腐脑搭配起来滋味如何。
就连摊子都是她特意摆在这儿的,为的就是来蔡婆婆饼店里买胡饼、髓饼的人一出门就能瞧见她这摊子,顺道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
柳大一听这话,眼神一亮,望向傅媖的目光里颇带了几分遇上同好的激动和惺惺相惜。
他就说嘛,除了他媳妇,旁人背地里都说他挣了点钱就知道胡花,都填肚子里去了,也不知道置家置业,就是糊涂脑袋一个。
他可不服,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什么舒服都不如五脏庙舒服,身上、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可不就得吃点好的爽快爽快,不然这一年到头都没啥区别的烦人差事他哪儿能干得下去嘛!
想到这儿,他来了兴趣,凑近瞅一眼木桶里满满满满当当的豆腐脑,轻轻一嗅,闻出了空气里逸散的豆香,顿时就改了主意。
这豆腐瞧着跟巧娘卖的差不多,想来也是她做的,平日里他去买豆腐,三两五文钱,如今这豆腐脑一碗才六文,倒也没差多少。最要紧的是,他手头的髓饼都快吃进半个了,也没瞧见一个羊汤摊子。不如就试试髓饼配豆腐脑,说不准滋味也不错,也当是给巧娘和这小娘子捧个场嘛。
想到这儿,柳大掏出铜板递给傅媖:“小娘子,给我来一碗豆腐脑。”
傅媖利落地应声“好”,却笑着推一把他的手,不收那铜板,反而掩着半边脸笑眯眯地低声说:“柳叔,您是今儿来的头一位主顾,不收您钱,全当啊,讨个好彩头!” /p>
柳大犹豫片刻,见她笑容真切,不像客套,也没坚持,只笑着说:“你这小娘子会做买卖,我瞧你们这生意啊,将来保准儿差不了。”
“承您吉言,柳叔您先坐,我给您盛豆腐脑。”
“哎”,柳大应一声,大步走到摊子底下,找了张靠外的桌子坐下。
先抹一把桌沿,低头瞅一眼,手指头上半点儿灰尘都没有,擦得干净极了,顿时更满意了些。
不错不错。
小娘子讲究,做生意又活络,若是东西做得再好吃些,日后保管能在这条街上打出名头。
很快,傅媖端着一只白瓷大碗走过来,稳稳地放到柳大面前:“柳叔,您慢吃。”
柳大笑呵呵地接过来:“好好,你尽管去忙生意,不用管我。”
傅媖一走,他迫不及待地低头瞅一眼碗里的豆腐脑。
白澄澄的瓷碗里,乳白的水豆腐铺了满满当当的一碗,还冒着热气。酱色的汤汁上飘着些许亮亮的油花,浓绿的葱碎和莹白的虾米顺着碗沿滑落进汤里,在碗面上盘旋一会儿,便有不少彻底沉到碗底去了,不肯再露出头来。
看卖相确实不错。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闻着也香。
柳大拿起汤匙,彻底搅散了顶上的葱碎和虾皮,连汤带豆腐舀起满满当当的一口送进嘴里,轻轻一抿就舒服地眯起眼来。
这豆腐脑做得又嫩又滑,跟酥酪似的,有一股淡淡的豆香。汤底这滋味调得尤其是一绝,一口下去,带着满满的鲜香和咸香,直叫他一连吃下小半碗,才堪堪住了口,想起险些被遗忘的髓饼。
忙抓起饼来狠狠咬上一大口,又吃一口豆腐脑,顿时眼神一亮——
妙。
实在是妙,髓饼油香四溢,面软皮酥,豆腐脑汤汁咸鲜,口感细腻爽滑。这一口下去,无论是暄软酥脆嫩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