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萧王来了不纳粮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翌日,刘预再次召集众将议事。m.pantays.com
“诸位,我等兴仁义之师,虽然一月之后要撤退,但这一个月,也当将这魏郡治理好。”刘预看着诸将说道。
这几天,刘预大军对冀北原本属于大魏的几个郡,是和战前一样,官员除了有因为战乱而缺的,都各司其职。
而冀州南部属于北齐的几个郡,虽然也没有过多干涉政务,但大军驻扎在这几个郡就像是折冲府一般起到了监视的作用。
任何大事,都是由军队说了算的。
或者说,自己面前的将军们,就取代了北齐朝廷的作用。
“玄昭,将这一个月要做的事情,发给将军们。”刘预说道。
高敏点了点头,将几个书卷拿出来,分发给诸将。
刘预继续说道:“这一个月,要诸位辛苦一些。在魏郡、赵郡、巨鹿、安平、清河五郡清丈田亩,清查人口。然后推行均田令,为百姓和北齐留守各郡的士卒授田。再传令各郡,我大魏兴仁义之师,开战并非我愿,因此扰民实乃我之过也。故免五郡百姓三年赋税,以偿百姓损失。”
众将面面相觑,除了李济安之外,都有些懵逼。
“大都督,这冀南五郡又不在我们手里,何必给他们好处?”宇文破虏问道。
刘预摆了摆手,笑道:“我还没说完呢!因战乱而贻误秋收,以致生活困苦的百姓,可到各自所在县城的粮仓取粮,度过绝收之年。还有,从今日开始,开始调查冀南五郡官员,凡民怨过重者,依大魏律惩处。凡政绩卓越,口碑甚佳者,可擢升。”
宇文破虏都惊了:“不但要均田,还...还还还要帮北齐整顿吏治?”
“对,就是要帮他们整顿吏治。”刘预大笑着说道:“这是军令,诸位当尽力执行。在这一个月中,若有政务,可由尚书右丞决断。若遇军务,则由谢司马决断。”
“大都督,冀南士族众多,若遇士族高门阻碍政令,该当如何?”薛义性格稳重,出言问道。
刘预表情平淡:“杀。”
众将被刘预的态度惊到了,他们可是知道的,以往刘预对于政令都是极其谨慎的。
凡是从尚书省下一道政令,都需要反复商议,将可以设想的隐患都设想稳妥了,才会正式下达。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刘预治国的态度态度。
而现在刘预如此急切的推行政令,众将都有些惊讶了。
虽然政令都是好的政令,但是众将出于对刘预的了解,便能够猜出,这里面有阴谋。
不过他们也不打算过问,只要刘预不是真的打算帮北齐治国就好。
除此之外,刘预还是暗中去信给冀南各大士族,告知了大军一月撤退的消息。
目的很简单,就是减小这些士族的反抗力度。
左右不过一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刘预这招也是和前世某个日已落帝国学的,这招确实好用。
反正这个地方自己暂时占领不了,那么就给对方埋一大堆雷。
均田令、府兵制、度田、整肃吏治,这些对于国家而言都是实打实的善政。
但是,在临走之前突然确立这些东西,这就很值得深思了。
不需要彻底落实,只要初步确立,让部分人实打实的感受到好处,这就够了。
到时候,冀州百姓就会说,大都督来的时候给我们授田、又免了赋税,还惩治了贪官。
这北齐皇帝一回来,这些全都没了。
至于高晟会不会真的把刘预发给百姓的东西都拿回来,其实并不重要。
他要是真的废除均田令,废除免税的政令,又重新启用贪官污吏,那当然是最好的。
就算高晟不废除刘预留下的政令,那么好,至少可以拖累北齐数年的财政。
就算高晟有办法解决财政问题,冀州的百姓也会念刘预的好。
这就是所谓的,远程养殖技术。
不管你自身烂成什么样子,只要吹得够厉害,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要用那些话术刘预都想好了,大魏有工匠精神,大魏的人素质就是高,大魏的地渗技术比其他国家都好,用了上百年都不带换的。
大魏的地渗技术一旦出了问题,掀开地面一看,旁边就贴心的放着油布包裹的修理工具和等待了百年的工匠。
这个时代的百姓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网友,网友被骗得多了,总还是有一部分会回过味来的。
这个时代的百姓都是感性的,你对他但凡好一些,你说啥他都信。
只能说,舆论战这个东西,放在后世都算超前的,这个时代简直是降维打击。
当然了,这些事情,最合适的人选,还是校事府。
校事府的人虽然想不出那么多话术,但执行力是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