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1)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随着铃声的想起,一批一批的学生踏出考场,杨帆长吁了一口气,把一张整洁的试卷交给监考官,预示着高考的结束。
是的刚满十八岁的杨帆毕业了,出生偏远山区家境贫穷的他唯有一条可以改变人生的道路,那就是知识。自幼聪明的他比别人更懂得学习的来之不易,从村里的小学到乡镇的初中,再到县城的高中,他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今天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走出考场的他看着人来人往的同学,来到学校门口,坐上了回村的巴士,高中三年是乡亲时不时的接济,还有村里各种补贴,才熬过来的,现在的他需要考虑将来大学的学费还有生活费的问题。
杨帆很小的时候,父亲晚上喝醉酒回家路上摔入池塘溺亡,母亲一个人一个人操持家庭上有腿脚不便的爷爷,下有幼小的儿子,还需要下地干活,没两年积劳成疾突然就撒手走了,只剩下爷爷和杨帆俩个人相依为命。如今爷爷年纪也大了,早几年还能养几头猪养活俩口人,现在只能在家看看院子养养鸡。还好乡亲淳朴,不时帮衬一下杨家,不至于生活太难过。
因为村子偏远,路也不好走,五点多上车的杨帆七点多才到家。家里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胚房,盖了两层,中间是大厅,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卧室,楼上两边都是卧室中间堆放一些乡下的杂物。门口是一块大草坪,围着草坪建了一排低矮的猪牛棚子,左边是茅坑,右边是柴火房和大门口。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屋后就是山,不远处还有条小河蜿蜒穿过,放眼望去一副田园山水风景油然而生。
院门口爷爷扇着蒲扇,锤着小腿等杨帆回来吃饭,看到杨帆回来了笑呵呵的问道;娃饿了不,考的咋样?吃饭去“
杨帆看到爷爷笑着说:哪有不好的,跟往常一样,今天有啥吃的,饿了”
“饿了咱就去吃饭,做好的土豆炖母鸡还在锅里闷着,就等你了”
吃完饭做完家务的杨帆躺在床上思考,以他的成绩除了清华北大应该都能去,也不知道这次发挥咋样,该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最好是能去清北,县里面有五万块钱奖金,那就不用担心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如果发挥一般的话只能选学费便宜点的专业。在杨帆心里,最想选的还是金融会计计算机这类专业,因为毕业就能赚钱稍微缓解一下家庭的压力。唉,到时再看,转个身杨帆就睡下了。
过了一个星期,杨帆来到学校估分,学理的比学文的还是有优势的,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答案明明白白,估分相对更准确,数学理综杨帆估计扣了三十多分,语文英语都估了一百二十多,加起来六百六十多,杨帆心里暗暗高兴,比想象的发挥好一点,根据去年分数的话说不定能上清北线,只盼成绩出来不会低太多。
因为家境原因,杨帆在学校基本没什么朋友,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当然因为成绩好是老师关注的焦点。就比如估分,各科老师知道杨帆估分成绩后都来帮忙建议选哪些学校,以及各学校有哪些专业比较好。只不过杨帆在意的仅仅只是能不能上清北而已。
大半月后成绩出来了,杨帆以668排名学校理科第一,全省排名也比较靠前排在五十三名,而清华北大在本省计划招生五十人,也就是距离清华北大非常近,杨帆又想上清北又苦恼担心报考不上,咨询了老师建议后,打算冲一下,第一志愿选了北大考古专业,一个老师比学生多的冷门专业,寄希望北大能降分能录取。
还好等分数线划定之后,杨帆堪堪过线,而县里以及学校因为好几年没出清北学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因此除了县里提前说好的五万奖学金,学校校长又大笔一挥,奖励杨帆八千元。
杨帆当然欣然接受,这回大学四年节约点花,应该勉强够支撑到毕业。
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之后,杨帆暑假在村里就是陪爷爷干活,帮乡亲养牛下地,回报之前叔叔婶婶们的帮助。因为村里太偏,与外界基本隔绝,种田也只能靠人工,所以土地收入只够温饱,家家户户都比较贫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