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高山观察所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石磊心中一紧,立刻加快脚步,朝着声音的来源跑去。m.sanguwu.cc

    山林中,有两三个人正在封山林里砍柴。

    “喂,这里是封山林,不准砍柴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你谁呀?要你管?”

    其中一个砍柴人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满不在乎看向石磊。

    石磊大步走过来,表情严肃,再次大声道:“我是这一片的守林员,你们赶快离开,不然我可要上报公社了!”

    砍柴的两三个人听到这话,仔细地打量着石磊。

    他们发现眼前的守林员只是一个小孩时,脸上露出一丝轻视的神情。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落在石磊背后的火铳上时,心中又不禁有些忌惮,不敢太过放肆。

    “小兄弟,我们只是捡些干柴,没有砍树啊。”

    “是啊,不信你过来看!”

    石磊严肃道:“这是封山林不准砍柴,不管你有没有砍伐树木,都是不可以的,这是规矩!”

    几个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问道:“小兄弟是哪个寨子的?”

    “中坪寨!”

    “我好像认识你,你是石广根家的儿子吧?我认识你爹,小时候我们还一起讨过饭呢。”

    “是啊,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就通融通融吧。”

    几个人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眼神却带着一丝狡黠。

    “不管你们认识谁,今天在这封山林里砍柴就是违反规定。”

    石磊神情严肃,又道:“我念在大家都是乡亲的份上,这次就不追究了,但你们必须马上离开,以后也不许再来。”

    “如果再让我发现,我一定会上报公社,到时候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几个砍柴人见石磊态度坚决,知道再怎么求情也无济于事,只好无奈地收拾起工具,灰溜溜地离开。

    石磊知道,对于这些进入封山林砍柴的人,不能轻易姑息。

    他们往往是些不守规矩的人,如果对他们太过仁慈,他们就不会把守林员的警告放在眼里。

    很可能你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又会偷偷潜入山林砍树。

    只有态度明朗、严肃,并严厉警告,才能真正震慑住这些人。

    ……

    石磊迈着轻快的步伐,继续向前走,身姿灵活地在山林间穿梭着。

    山林中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中午时分。

    从公社一路走来,他已经在这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跋涉了差不多几十里地。

    此刻,一座巍峨雄伟的山峰矗立在他的眼前。

    那山峰直插云霄,仿佛要刺破苍穹一般,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

    这是一座横跨两个省的山峰,同时也是石磊所在的腊尔山区的主峰,海拔近3000米。

    它宛如这片大地的巨人,静静地屹立在武陵山脉之中。

    ……

    在这上世纪70年代,很多地方的军区出于战略防御等诸多考虑,都会在各大山上建设“防空哨所”,也被称作“高山观察所”。

    这些哨所里,有十几个解放军战士长年累月地驻扎在那里,他们肩负着守护祖国空域安全的神圣使命。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战士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警惕着天空中的一举一动。

    石磊至今都还没去过驻扎在这座山上的“防空哨所”,心中对那里产生浓厚的好奇。

    毕竟,他前世本就是一个退伍兵,骨子里对军人这份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军队的生活也有着深刻的怀念。

    那整齐的军装、响亮的口号、严明的纪律,以及战友之间真挚的情谊,深深地刻在了石磊的心底,成为他记忆中无法磨灭的一部分。

    ……

    眼前这座山实在是太高太陡了,为了方便物资运输等需求,一条简易的公路蜿蜒曲折地修到了山脚下。

    在山脚下,还有一个农场,那是5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

    农场规模不小,目前驻扎着200多人,大家在这里辛勤劳作,经营着这片土地。

    不过,这个农场并不归石磊所在的公社管辖,而是隶属于上一级主管农垦部门管理,属于国营农场的性质。

    农场里的人们,也都有着国营农场职工的身份。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阶层观念,国营农场的人一般瞧不起当地的农民。

    这种现象虽说有些无奈,却是当时的一种真实写照。

    国营农场的职工们,拿着相对稳定的工资,享受着一些农民所没有的福利,比如有统一分配的住房、定期发放的生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