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名号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便已传开了:卫夫人开了间门面,将来沽售是良种,香料与些许药材。

    往来的商队都前来问询打听,连此间的南北行与生药铺都来探问。

    苗桂君与乔思燕对门面很是喜欢:“姜姜,我们每日来此间帮你照看,这院中正好饮茶。”

    姚姜索性将门面交与她们,她则专心培育良种。

    陆老夫人带来的两名侍女最终各自给自己取了名,一个名唤再招,另一个则唤为琼叶。

    她们将名字说给姚姜时,姚姜想了想:“这是你们从前在家时的名字?”

    两人都点了点头:“夫人若不喜欢,我们再换过。”

    姚姜微笑:“你们用的自己在家时的名,是怀念家人,很好。就先用这两个名,但再招这个名字不算为正名,将来你想改别的名字了再改。”

    再招与琼叶果真如陆老夫人说的心灵手巧,轮流跟着姚姜往无名寺外去劳作,也跟着高月娥、冯瑜光一同学着培育良                                                种,闲时还将家中针线都包了。

    门面将要修缮完毕,苗桂君与乔思燕找到姚姜:“姜姜,开张的吉时我们已请人算好了,招牌你可想好了?”

    姚姜想了想:“不知晓姚氏良种可行?”

    天灾时来到青川郡存身的流民为大周治下各郡百姓,因此姚姜的名号不仅响亮,还因流民返回故乡而广为流传。

    可经历了四名食客身死,姚姜对自己的名号也有了担心。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食客身死这事也必定传扬开来,因此“姚氏”这个名号本身便满是矛盾!

    晚间卫骏驰自大营归来,听了这事,微笑着:“夫人的名号就是金字招牌,不可不用。”

    姚姜担忧:“可,”

    “不必担心。”卫骏驰微笑:“夫人只想一想你在青川时那许多乡邻赶来为你鸣不平,便是他们的回护。在他们心中你无罪,还受了冤屈。即便有人误会也不必担忧,你的良种养活了那许多人早便传得沸沸扬扬。不必为些许误会而错失了机会。”

    卫骏驰的话打动了姚姜,她想了片刻:“千户大人说的是,招牌就用姚氏良种。只是我还想经营香料、药材,”

    卫骏驰等了片刻才接上:“夫人不论经营何物,最响的名号依旧是良种,在青川郡时便是如此,私墅名气最响,但百姓认可的依旧是你的良种。即便夫人将来再开一家酒楼,经营绝妙的菜式,也不会有姚氏良种出名响亮。精致的菜肴虽美味,但太过奢侈,不是百姓所需。良种真正能让百姓每年多收许多食粮,不饿肚皮,这是活命的根本,这才是百姓所需。香料、药材生意即便做得再好,最终也不会比得及良种。如夫人所言,坏事传千里,你来北疆的消息也早便传开。现下此间开了你的商号,聪明的商贾都知晓是三河村姚娘子售卖良种,都会赶来采买,不愁生意!”

    姚姜顿时想通:“千户大人所言甚是,那便用姚氏良种作为招牌。”

    五日后,姚氏良种的招牌的挂上,黑漆招牌上,题着卫骏驰的字。

    招牌挂上的第三日上午,一蓝衫汉子进入门面便问:“请问,这招牌上的姚氏是此间的掌柜?”

    秋霜正在柜台后,听了便答:“姚氏娘子是此间的东家。”

    客商:“这位姚娘子原籍何处家住何方?”

    彼时姚姜在无名寺外忙碌,苗桂君与乔思燕在院中饮茶,听了秋霜来报,便将姚姜的来历说给了秋霜。

    秋霜出去对客商行了个礼:“姚娘子本是青川郡三河村人。”

    客商:“可否请出来相见?”

    苗桂君听了这话,起身来到客商面前:“客官与姚娘子识得?”

    客商:“并不识得,但我想见一见姚娘子。”

    苗桂君带着那客商来到无名寺外时,姚姜正领着几名兵士在无名寺外田亩中解说良种培育的要紧处。

    姚姜已见苗桂君来到,与兵士交代了几句,便来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