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巴尔干斯拉夫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第603章巴尔干斯拉夫

    今年7月,几乎就在斐迪南大公遇刺的同时,意军总参谋长阿尔贝托·伯里奥病死,关于要不要加入战争的争议随即爆发。

    阿尔贝托·伯里奥和小毛奇、康拉德关系良好,是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的主要推手。

    阿尔贝托·伯里奥的继任者路易吉·卡多尔纳倾向于加入协约国,但是意大利王国并没有做好加入另一场战争的准备。

    之所以是“另一场”,是因为意军在北非,还面对奥斯曼残军和当地反抗势力的抵抗。

    孱弱的意军连北非游牧民族都打不过,能打得过老对手奥匈帝国?

    此时意军总兵力只有27万人,已经让意大利王国不堪重负。

    如果加入世界大战,意军至少要扩充到100万人,这对意大利王国的财政将是巨大的灾难。

    乔治不管意大利人如何纠结,他重点关注的是康拉德和普特尼克之间的较量。

    普特尼克确实是坚韧不拔,这位67岁的老将军尽管饱受病痛折磨,依然老当益壮,亲自指挥对奥作战,令人心生敬仰。

    在普特尼克的指挥下,塞军和奥军展开灵活的游击战,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努力拉长奥军补给线,寻找机会给与奥军致命一击。

    国际上彼得还在努力奔走,虽然获得了英法的支持,可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塞军并没有获得实质上的援助。

    零星的战斗持续到11月中,普特尼克在转移途中感染风寒,随后病情越来越重,到11月底,已经无法指挥塞军。

    失去了普特尼克的指挥,塞军一溃千里。

    11月底,攻入波斯尼亚的塞军被迫撤回,塞军在南部山区的控制范围也越来越小。

    塞军开始逃亡,溃军和大量塞尔维亚民众纷纷涌入保加利亚,至12月中,奥军宣布控制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王国灭亡。

    彼得再次来到圣彼得堡,哭诉塞尔维亚王国所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希望俄罗斯帝国出兵帮助塞尔维亚复国。

    尼古拉也被前线战事折磨的焦头烂额,根本没心情安慰彼得。

    华沙战役结束后,俄军策划反攻,集中北方面军的第二、第五集团军,和西方面军的第四、第九集团军,发动罗兹战役。

    激战一个月,这次战役又以俄军的失败而结束。

    综合俄军在1914年的表现,小尼古拉不得不承认,乔治为俄军制定的策略是正确的。

    俄军在防守中的表现还可以,加利西亚战役是俄军在1914年唯一的高光时刻。

    在进攻中,俄军结构臃肿,指挥混乱,后勤不畅,内耗严重等问题暴露无遗,欧洲战区策划的几次进攻,都以失败结束。

    和欧洲战区相比,乔治领导的巴尔干战区只策划了一次进攻,就拿下了特兰西瓦尼亚,这似乎说明,俄军在进攻中似乎也可以很出色。

    既然俄军没问题。

    那有问题的是谁?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这几天乔治又收获了一个新绰号——懒惰的乔治。

    以乔治军团在特兰西瓦尼亚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似乎拿下布达佩斯指日可待。

    乔治却根本不想进攻,如果不是为了减轻俄军在北线和西线的压力,乔治甚至连特兰西瓦尼亚都不想拿。

    这真不能怪乔治懒惰。

    德军主力现在还是在西线,没在乔治这边。

    德国不会抛弃奥匈帝国这个盟友,如果瓦西里和安德烈推进到布达佩斯,会将德军主力全部吸引到乔治这边,到时候就轮到英国人和法国人休息了。

    这段时间圣彼得堡和君士坦丁堡之间通信频繁,乔治和两位尼古拉之间,每天都要通电报。

    小尼古拉希望乔治能把一部分高日仆从军送到北线,补充北线缺口。

    乔治实在无话可说。

    俄罗斯帝国的动员速度并不慢,抵达前线的部队源源不断。

    奈何军队补充的速度,没有前线消耗得快,所以前线的部队一直不够用。

    加上罗兹战役中的损失,俄军在1914年已经损失了100万人。

    1914年还没过完呢。

    关键损失的这100万人,要么是常备军,要么是动员之后征召的第一批精锐士兵。

    接下来动员的士兵,会一年不如一年。

    军队大量损失的同时,军工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步枪的产量每个月都在提高,但总是不够用,大量武器装备被德军缴获,德军新成立的第14集团军,使用的是清一色的俄式装备。

    尼古拉希望乔治在新年之前,再组织一次进攻,让俄军的战绩能更好看一点。

    乔治给两位尼古拉的回电,重点强调的一点是,既然德军不好打,那就把重点放在奥军上。

    吃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