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杨廷璋:乾隆朝名臣,特许紫禁城内骑马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耀:直隶总督与刑部尚书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杨廷璋的仕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年,他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并被任命为体仁阁大学士,继续担任闽浙总督。这一系列的荣誉和重任不仅是对他过去政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工作的期待。杨廷璋在闽浙总督任上继续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特别是在海防和经济管理方面,他的贡献尤为突出。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杨廷璋入京觐见,受到了乾隆帝的亲自接见。这次觐见不仅是对杨廷璋个人的表彰,也是对他在地方治理中所取得成绩的肯定。然而,就在这一年的晚些时候,杨廷璋因厦门商舶出入官署受陋规一事再次受到调查。厦门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商船频繁进出,官署中的陋规现象较为严重。杨廷璋被指派调查此事,但调查过程中发现他本人也有一定的牵连。这一事件引起了乾隆帝的高度重视,最终决定将杨廷璋下吏议夺官。

    尽管如此,乾隆帝在仔细审查后,认为杨廷璋在其他方面的政绩和能力仍然值得肯定,因此决定宽恕他,仅解除其总督职务,转任正红旗汉军都统和工部尚书。这一决定显示了乾隆帝对杨廷璋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为他日后的继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乾隆三十年(1765年),杨廷璋被任命为两广总督,负责管理广东和广西两省。两广地区经济发达,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边境安全问题,特别是与安南(今越南)的边界纠纷。杨廷璋上任后,立即着手处理这些问题。他展示出了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才能,特别是在处理安南捕盗事件中,表现尤为突出。

    安南捕盗事件发生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当时,安南境内的盗贼经常越境进入中国境内抢劫,严重影响了边境地区的安全。杨廷璋接到报告后,迅速采取行动,派遣军队加强边境巡逻,并与安南方面进行交涉。他要求安南政府加强边境管理,防止盗贼越境。同时,他还提议在边境地区设立卡哨,加强监控。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盗贼的活动,保障了边境地区的安全。

    此外,杨廷璋还处理了安南与生番接壤地区的边界问题。他建议在彰化、淡水等与生番接壤的地区挑沟筑土牛为界,并在沿边设隘寮,分兵驻守。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边境的防御,还促进了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杨廷璋被召回京师,担任刑部尚书,负责司法事务。

    五、最后的岁月:直隶总督与逝世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杨廷璋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同时加封为太子少保。这一年,他已经年届八十,但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乾隆帝对杨廷璋的敬重和信任可见一斑。为了表彰他的贡献,乾隆帝特别赐予他“协中延庆”的匾额,并允许他在紫禁城内骑马,这是对杨廷璋的极高礼遇。

    直隶总督的职责重大,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是清朝北方最重要的行政区域之一。杨廷璋上任后,立即着手处理直隶的各项事务,特别是水利和防洪问题。这一年,滹沱河水暴涨,洪水威胁到了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杨廷璋迅速采取措施,组织人力物力,筑堤修坝,加强防洪设施。在他的指挥下,直隶地区的防洪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有效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杨廷璋再次向朝廷请求拨米赈灾。直隶地区虽然经济较为发达,但在自然灾害面前,依然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杨廷璋深知民以食为天,因此积极向上级申请粮食援助,以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他的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灾区的燃眉之急,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杨廷璋被重新任命为刑部尚书,回到了中央政府的核心岗位。这一年,他还参加了孝圣宪皇后八旬大寿的庆祝活动,成为九老之一,受到了皇帝的特别赏赐。孝圣宪皇后是乾隆帝的母亲,她的八旬大寿是一次盛大的庆典,杨廷璋能够参加并获得特别赏赐,足见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刑部尚书任上,杨廷璋继续展现了他卓越的行政能力和公正无私的品质。他处理案件时既严格又人性化,注重保护百姓的合法权益,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他的公正和廉洁赢得了广泛赞誉,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官员中的威望。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了多项重要的司法改革,如改进审判程序、规范刑罚执行等,为清朝的司法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岁月不饶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杨廷璋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他的逝世让乾隆帝深感痛惜,特地下诏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并赐予祭葬,谥号“勤悫”。

    六、结语

    杨廷璋的一生,见证了清代中期的政治变迁和地方治理的演变。他不仅在地方治理中取得了显着成就,还在中央政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疏浚西湖、加强海防,还是处理安南捕盗事件,杨廷璋都展现了一位优秀政治家的风采。他的勤政爱民、公正无私,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