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温福:从翻译举人到定边将军的跌宕人生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一、早期经历

    温福的早期经历展现了他从一名翻译举人成长为清廷重要官员的过程。雍正六年(1728年),温福因其出色的翻译才能被授予兵部笔帖式的职务,这标志着他正式进入清朝的官僚体系。这个时期,他主要负责的是满文和汉文之间的翻译工作,为满汉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雍正九年(1731年),温福的职业生涯迎来了第一次重大转变,他被派往北路军营,随同抚远大将军、平郡王福彭一同办理军务。这次的经历不仅让温福积累了宝贵的军事经验,也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军营期间,他积极参与各项军事活动,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

    到了雍正十二年(1734年),随着北路军事行动的结束,温福回到了北京,继续在中央政府服务。在此之后,温福的职业生涯进入了快速上升期。乾隆五年(1740年),他被任命为兵部主事,进一步深入到军事管理和决策之中。三年后,即乾隆八年(1743年),温福升任兵部员外郎,并开始在军机处行走,这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了皇帝身边的近臣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福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乾隆十年(1745年),他转任吏部郎中,负责官员的选拔与考核。紧接着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他又被调任为户部银库郎中,并在同年年底被提拔为湖南布政使,这是他首次担任省级高级官员,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涉足更广泛的行政管理工作。

    然而,温福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改任贵州布政使,但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于处理平远州(今贵州织金)百姓陈新序哄堂一案时过于草率,导致他被罢官,并被发配戍守乌里雅苏台。

    二、平定大小和卓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温福的职业生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内阁侍读学士,并被派遣到定边将军营中处理军务。到了四月份,温福正式被授予内阁侍读学士的职务,这意味着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同年,他跟随定边将军兆惠,参与了讨伐霍集占的军事行动。在这次战役中,温福身先士卒,亲自上阵,在叶尔羌地区与敌军交锋时,不幸被枪弹击中颧骨,英勇负伤。尽管受伤,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于在平定回部叛乱中的杰出表现,温福被擢升为内阁学士。这次平叛不仅巩固了清廷在西域地区的统治地位,也为温福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他的军功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被记入了六级纪录,并加记九次功绩,彰显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贡献。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温福结束了在外的征战生活,返回京城,被授予镶红旗汉军副都统的职务。这一职务不仅是对他过去战绩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他在军队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接下来的几年里,温福继续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他担任仓场侍郎,负责粮食储备与分配等事务,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次年,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温福因其卓越的表现,被赏赐了云骑尉的世职,这是对他忠诚与贡献的一种肯定。

    到了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温福被任命为福建巡抚,这标志着他从军事领域转向了地方治理。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需要面对的挑战更多元化,不仅要处理政务,还要关注民生和社会稳定。在任期间,他努力改善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赢得了民众的好评。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温福的职业生涯再次迎来转折点。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并继续在军机处行走,显示了他在国家政治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同年七月,他出任理藩院尚书,并暂时代理工部尚书的职责。八月,他还兼任了正黄旗蒙古都统。

    三、征伐大小金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廷决定征讨大小金川,以平定当地的叛乱。温福被任命为定边右副将军,负责指挥此次军事行动,桂林则作为辅佐一同参与。根据计划,温福将从汶川出发,走西路,而桂林则从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出发,走南路。此时,小金川的头人泽旺的儿子僧格桑为了对抗清军,向大金川的头人索诺木请求援助,后者秘密派遣部队支持小金川。乾隆帝命令温福首先对付小金川,并指示不要公开指责大金川。

    温福抵达打箭炉后,迅速展开军事部署,分兵三路进攻。他本人率部穿越巴朗拉(今巴朗山),提督董天弼则从甲金达(今夹金山)出发,前往援助达木巴宗(今金川县达维镇),而总督阿尔泰则负责直接攻击僧格桑的势力。经过激烈的战斗,温福在巴朗拉与敌军交战三昼夜,最终迫使敌军撤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进入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温福继续推进攻势,成功夺取了达木巴宗。接着,他指挥部队进攻斯底叶安(今金川县四大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