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新(shen)年(ling)快(fai)乐(luo ) 第(3/6)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原院长作为学者型商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些理想化的东西,所以严禁服务人员收受礼品。

    陈着显然知道这些规矩,所以也没有勉强,转身走了两步,只觉得阳光晒在眼皮上非常舒服。

    蓦然一转头,发现环卫阿姨蹲在公司门口的那颗木棉树下,开心的捡着花瓣。

    风吹起她鬓角枯黄的头发,露出脸颊上的皱褶都是满足。

    可能对于她来说,这一袋木棉花瓣煲汤带来的幸福,远胜于年轻老板掏出的那个红包。

    “新年快乐~”

    陈着驻足片刻,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低声轻诵一句踏步离开。

    ……

    这个时候还比较早,陈着先回了趟家,母亲毛晓琴正在贴着对联和福字贴。

    如果时间向前推几年,贴对联的方式应该是在锅里熬一些浆糊。

    热腾腾粘稠的像米粥一样的浆糊,有着胶布一样的作用。

    不过这已经是2008年,时代在发展,哪怕毛太后平时也很节俭,但是几块钱的双面胶依然替代了免费但是需要熬制的浆糊。

    “你回来了正好。”

    毛晓琴招呼道:“你个子高,门上面那个福字你来贴。”

    陈着乖乖的过去做事,但是嘴里也说道:“妈,我一会还得出去。”

    “找俞弦吗?”

    毛太后问道。

    “不是。”

    陈着摇摇头:“俞弦估计忙着陪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呢,他们家不少亲戚来广州过年了,我这边是有个外地同事没回家,拿点东西去慰问一下。”

    毛晓琴微微颔首,她也没有多问具体的细节。

    就像黄柏涵说过的那样,毛晓琴是80年代少见的大学生,所以思想和认知这方面都比较成熟开明。

    虽然对于儿子创业也有诸多担心甚至抱怨,但行动上的支持是一点没有打折扣,并且绝对不干预。

    “晚上要去利苑吃年夜饭。”

    毛晓琴提醒道:“记得早点回来。”

    “知道了。”

    陈着应道。

    这里又反映出一个南北文化差异的地方。

    在北方的春节期间,那边的饭店几乎都是关门的,因为在北方的社会风俗里,只有“孤家寡人”春节的时候才去外面吃饭。

    正常人都是要乐呵呵的在家“包饺砸”。

    但是在粤东和海南这边,有很多家庭都会提前在饭店预定好位置,专门把团年饭放在外面的酒楼。

    即便大厅里桌与桌之间互相不认识,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热热闹闹的各吃各的。

    唯一和平时有些区别的是,结账时需要加收10%的服务费。

    陈着从家里拿了点叶儿粑和酿豆腐,搭车来到体育西那边的房产中介门店。

    广州街上的车流量明显减少了很多,总是堵车的CBD这边居然空旷的像巴音布鲁克拉力赛道——

    过了很久,才有一辆出租车疾驶而去。

    不过逛街的人依然很多,毕竟除了本地人以外,也有很多留守下来的外地建设者。

    路上到处悬挂着红灯笼,张灯结彩的好像给这座往日冰冷冷的快节奏城市,换上了炫丽的新装。

    耳边偶尔有“咚咚锵锵”的声音传来,这是粤东地区的传统舞狮节目,还有很多退休领导在老干部局的组织下,义务为市民写对联。

    在一声声夸奖中,找到了曾经在职时的心理满足感。

    外面人声鼎沸,但是中介店里门口罗雀,空荡荡的只有店长宋晴一个人。

    这也正常,哪个正常人会在这时候来中介店找房子。

    “老板怎么有空过来呢?”

    宋晴一抬头看见陈着,疑惑的询问。

    宋晴又是另一种下属,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那种类型。

    很多事情只要告诉她,我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然后就可以放手了。

    当然宋晴也不是完全不犯错,就好像之前在地市出差的时候,她也因为在学校门口宣传学习网,和小城市的补课教师起了冲突吵架。

    但是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与企业同甘共苦一起成长的、勇于担责的下属,那就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和成本。

    好在溯回还年轻,陈着也年轻,完全等得起。

    “新年快乐!”

    陈着也把一个红包递给宋晴,里面不多不少也是1000块。

    “谢谢老板!”

    宋晴也不客气,乐呵呵的接过来。

    厚度还不薄,不过陈总一直都不是小气的人,这是员工们一致认定的事实。

    “你今年不回家。”

    陈着把酿豆腐和叶儿粑放在桌上:“这些是我外婆家的土特产,那个是俞弦亲手做的小零食,我觉得味道都不错,带一些给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