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名利场都是姜大人的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姜大人摸了摸不长的胡子,点了点头说:“以后好好照看娃子,人多的地方莫要带去。人贩子哪里都有,我们官府已经严厉打击,但防不胜防,你们做父母的也要留意。” 

    夫妻俩又向姜大人磕头,抱着小胖子走到一边,紧紧地搂着,害怕下一秒小胖子就不见了。 

    程顾卿无语地看了看姜大人,人贩子是他们徐家村和蟠龙村抓的,娃子是他们徐家村和蟠龙村找的。 

    结果功劳倒是成为衙门,成为姜大人的。 

    见过离谱的事,就是未见过如此离谱。程顾卿除了接受还能说什么?民不与官斗,名利场都是姜大人的。 

    接下来认领娃子的程序大同小异。二十个丢失的娃子,其中柱子早早就领回家,剩下的十九个娃子都有父母来认领。 

    其中有几个女娃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心肝宝贝。 

    姜大人看着哭哭闹闹的父母和娃子,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回去,好好照顾孩子们。他们受到惊吓,最好找找大夫看一看。” 

    认领到娃子的父母连忙点头:“大人,我们知道了。” 

    又给姜大人磕头。 

    姜大人点了点头,便离去了,只留下吃瓜群众以及娃子和父母。 

    父母搂着丢失的娃子,哭得眼眶红红,声音沙哑地说:“姜大人是我家娃子的再生父母,回家后,我要给姜大人立长生牌,天天上香,好让姜大人长命百岁,岁岁平安。” 

    另一个父母也说:“是哩,姜大人真是大好人,把人贩子抓了,把我们的娃子找回来了。我就没见过如此的好官。皇天在上,多多保佑姜大人,事事顺利安康。” 

    一群丢失娃子的父母抱着娃子走出衙门,一边对姜大人发出灵魂的感激。 

    没有姜大人,就没有他们的娃子,姜大人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程顾卿也领着徐家村的汉子走出衙门。 

    看来今天过后,姜大人在上元县的名声又节节攀高,姜大人是父母官的形象再一次深入老百姓的心里了。 

    徐老大挠了挠头说:“阿娘,明明是俺们把拐子抓住,把娃子寻到,怎么没人感激俺们呢?” 

    连傻憨憨的徐老大也看出群众感谢错人了,颇有明月照沟渠。 

    郝大郎摇了摇头说:“福兴兄弟啊,人贩子在牢房,娃子在衙门认领的,百姓肯定感谢姜大人了。” 

    徐家村的汉子无语地看着衙门大门口,再看了看走远的群众,好想揭穿姜大人的真面目,好想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来,他们才是最大功臣哩。 

    程顾卿也无奈啊,但世道就是这样,他们这些默默做好事的人只能被遗忘了。 

    摇了摇头说:“姜大人已经出告示表扬俺们了,不能要求太多了。算了,娃子找回来最重要。” 

    徐家村和蟠龙村的汉子也只是说说而已,很快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姜大人虽然吝啬,也喜欢贪功,但总归是个好县令,并不是那种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县令。 

    功劳给他就给他了,大家只希望姜大人能一心一意地为上元县百姓谋福祉。 

    回到铺子里,徐老三和徐麻子赶紧过来问情况。 

    徐老大把衙门的事全说出来。 

    徐老三忽然问道:“阿娘,人贩子不是有驴车吗?那驴车在哪里?你们怎么推板车的?” 

    徐老三不问,程顾卿都忘记这个问题了。 

    看了看徐老大问道:“福兴,人贩子的车在哪里了?” 

    徐老大大大咧咧地说:“在村子哩。俺们把人贩子抓了,人贩子的东西自然是俺们的了,当然留在村里哩。” 

    人贩子有四辆驴车,那天徐老大领队先把娃子运回徐家村看大夫。 

    驾的车便是人贩子的了。 

    跟着一起回村的徐大伯家的徐福荣说:“村长把车分成两份,俺们徐家村三辆车,蟠龙村一辆车,俺们徐家村的人多就分的多。” 

    转向问郝大郎:“郝兄弟,你说这样分合不合理?” 

    合理,当然合理了。他们蟠龙村还占便宜哩。 

    蟠龙村去的人少,跟人贩子搏斗也是在做后勤,更何况里面竟然有蟠龙村的娃子,更是帮了他们蟠龙村了。 

    所以蟠龙村只分得一辆驴车,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 

    程顾卿赞许地看了看乡亲们,笑呵呵地说:“不错,俺们把人贩子抓了,他们留下的东西自然是俺们的了,呵呵,俺们冒着生命危险跟人贩子搏斗,总要得到些奖赏。不错,不错,村长和郝村长做得对。” 

    既然姜大人不给赏金,那么就把人贩子的财产当赏金了。 

    呵呵,一头驴车值不少钱,这么一算,这次的收获还算可以,不用白干。 

    只可惜这伙人贩子是穷鬼,不是大富之家,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