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名篇失传,字迹模糊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先说文学方面。
在两人的眼中,这个潘更正就是一瓶子水不满,半瓶子水摇得咚咚响的人。
和元宝书李毅白这样的人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要说突出的地方,那自然就是趋炎附势了。
潘刚正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在邬都的文学圈里,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一是因为这家伙在邬都的辈分确实高,和吴都的这些人比起来,也确实算是真材实料的文化人。
而是这个人收徒弟非常的别用有心。
门下弟子中,要么就是官二代,要么就是富二代,绝对不可能说会出现一个普通人的。
这也就导致了水涨船高。
因为这些弟子的存在,潘刚正也成为了邬都的实权人物。
敢得罪潘刚正的,邬都还真的没几个。
就拿石乌和苏圣来说,其的家世背景,就不是一般人招惹得起的。
在几人的聊天声中,转车也慢慢的驶到了一栋古色古香,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异彩的古建筑前。
两分钟后,所有的人在一个广场上下车。
云川才下车,就看到了屹立在自己身前的大楼。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五十多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参加蓬大师生日宴的宾客,此刻差不多都站在了广场上。
不一会,所有的专车就到齐了。
一个带着工作牌的工作人员,也在人群之中找到了潘刚正。
“潘老,一切都已经搞定,我看人也到齐了,就麻烦您带着大家上楼了。”
潘刚正神采熠熠的点了点头后,就带着苏圣、石乌等人、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云川和李毅白等人,也跟着人群往前走去。
走到台阶处的蓬大师,看见几人在他身后,故意放缓了自己的步伐。
待几人和他并排后,才开口道:“岁月不饶人啊,才爬这么几阶台阶,就冒汗了。”
元宝书闻言,也有些感慨。
“上一次登这滕王阁,我们可是七个人,如今,却只剩下我们几个了,时间,就这样的带走了我们身边的好多人。”
“是啊,三十年前,我们都正值壮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年纪,如今岁月变迁,这滕王阁经历了不少的风雨,我们,也变得白发苍苍了。”李毅白接着开口。
蓬大师摇摇头。
“滕王阁每损毁一次,都是一次重大的损失啊。”
“第一次损毁,一把大火,差点直接毁掉这建筑,阁楼中的珍贵文献,更是被烧了个精光。”
“据说,其中还有一篇滕王阁初建之时的名篇《滕王阁序》也被烧毁。”
“一些史书记载,这篇《滕王阁序》写的非常的精彩,让人读书难忘,只可惜,不能一饱眼福了啊。”
蓬大师说到最后,有些难过。
可云川,却呆住了。
嗯哼?
这个世界的《滕王阁序》,没有流传下来?
历史又出现了偏差?
不应该啊。
既然是名篇,那么即使原稿被烧毁,也应该有其他人记载下来吧。
“蓬大师,按您话里的意思,这篇《滕王阁序》为当时的名篇,既然是名篇,那么应该有人记载下来吧……怎么会失传呢?”云川十分不解的看向蓬大师。
蓬大师神色黯然的摇摇头。
“这为什么会失传,我还真的不清楚,也没人将原因给调查出来。”
“只是一些史书中有记载,说滕王阁之中有一块残缺的石碑,石碑上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文字能够作为这名篇存在的证据。”
蓬大师说不清,云川也没有在问下去。
慢悠悠的和几个老前辈走完了滕王阁的楼梯。
蓬大师指着滕王阁介绍道:“云小兄弟,你应该是第一次到这滕王阁来吧。”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
“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
“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一级高台朝。”
……
一边走,蓬大师就一边给云川介绍着滕王阁。
就差没有把这一砖一瓦的来历给云川讲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