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愤怒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张鑫华的手指轻轻摩挲过封面,第一本账本应声而开,扉页上,字迹工整清晰,透着一股,这绝非匆忙之下写就,更像是某个静谧夜晚,在书房温暖的灯光下,一字一句精心书写的结果。

    他迅速翻页,匆匆浏览,仅至第二页,一股寒气猛然窜上脊背,张鑫华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冷气,眼神瞬间凝固。

    方如今敏锐地捕捉到了张鑫华神色的微妙变化,眉头轻轻一挑,压低声音问道:“张组长,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吗?”

    张鑫华的手指稳稳地落在账本上的一个名字上:“你注意看这笔账目的时间,这个人,在当时不过是籍籍无名之辈,根本不起眼。可如今,他已经在行政院里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方如今闻言,立刻凑近细看,眼中闪过一抹惊讶,再次抬头与张鑫华对视,两人心中都明白,这账本背后隐藏的秘密,恐怕远比他们最初想象的更加复杂。

    随着账本一页页翻过,方如今的眼神逐渐变得凝重。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跃入眼帘,他看向张鑫华,发现后者也是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显然,这个名字对于在南京处本部工作有段时间的张鑫华来说,同样不陌生。

    “这些人……”方如今低声说道,目光在账本上的名字间游走,“每一个都是如今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看来,许世荣的交际圈真是广泛得惊人。”

    张鑫华点了点头,眉头紧锁。

    不仅仅是账本上记录的名头令人咋舌,更让张鑫华和方如今震惊的是,那些被详细罗列的交易货物。

    粮食、布匹、药品、机械……这些日常所需与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资,竟然都在这本账本上找到了踪迹。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武器弹药、钨砂、大烟鸦片这类敏感且违法的物资,也赫然在列,且数量之巨,超乎想象。

    “这……这简直是……”方如今的声音有些颤抖,难以置信地看着账本上的数字。

    张鑫华的脸色铁青,紧紧攥着账本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许世荣的胃口,比我想象的还要大。还有,这群混蛋,内地的粮食、山西河南的棉花、广西的桐油、浙江的茶叶、广东江西的钨砂、四川湖南的猪鬃、汽油、磺胺、轮胎,只要能赚钱,这些通通都可以贩卖,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这些,和军队中的败类狼狈为奸,走通关系从而被包庇,他们走私的毛皮中进行抽成,而每年来往的货运价值20万元;在长江两岸设立检查哨,以检查为名暗中从走私货物中收税,其中一担粮食抽成3-5元、一担棉花抽成20-30元、一桶桐油抽成50元、肥皂一箱15元、香烟每条5元。”

    这种抽成风险小、成本低,就是无本的买卖,而且现金流稳定,军队内很多人都这么干。

    从许世荣留下的账本中还可以看出,日军为了扰乱中国的货币流通,破坏币值稳定,以吸纳小额法币,排斥大额法币的方法扰乱市场。

    他们利用黑市等各种场合和手段,对小额法币进行补贴,补贴额从10%-20%之间。

    比如100元的法币私下可以兑换110-120元的大额法币,大幅度减少中国小额法币的流通,也让小额钞票的黑市价格高于等额的大钞,从而达到紊乱货币流通的目的。

    一些军官和政要看到这个补贴,立马看到了商机。

    比如,国军的军饷是小额钞票占八成,大额钞票占二成,因此他们领取军饷后并没有马上发放,而是秘密和日方进行交易出售,大赚一笔。

    换回的大钞发给手下的官兵,日军的补贴差价自然就是长官自己的。

    而官兵们拿到了大额法币,也想到这个赚钱方法,但他们只能强迫老百姓进行兑换,最终导致该地区货币流通紊乱,物价疯狂上涨,客观上推动了日军扰乱市场的目的。

    但走私粮食、换钞票还是小打小闹,满足不了长官们的胃口,不久胆子大的一些长官开始盯上了一些大宗物资。

    仅仅许世荣的账本上就能看到一个月里走私了12吨的钨砂,按照这个数量,全国每年起码会有数千吨的砂被走私,其中97%是被日军买走的。

    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没有长官们的允许和包庇,是不可能被运输出去的,而这些走私的钨砂又变成日军的炸弹炸到国军身上,不可谓不魔幻。

    大烟也是许世荣热心经营的物资之一,他和几个商人秘密派人在安徽全椒、和县、定远一带种植罂粟,搞的江淮一带大烟流行,但种植罂粟导致粮食生产锐减,民间缺粮的同时,他们又联合政要和军队长官大肆走私粮食一千万担,不顾百姓死活。

    方如今也是很无奈,如果说许世荣是个商人,对日本人的危害认识不清,但那些国军将领们怎么会不知道呢?

    但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关心抗战,本质上来说他们只是一支封建式的军阀部队,手中的军队就是自己的私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