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镇上赶集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回到家之后,林妙菱将煮好的板栗捞出来。
洗好了锅,熬了香喷喷的板栗粥,热了热昨天蒸的馒头,又炒了蘑菇和木耳。
做好了饭菜,端上了桌,两个孩子吃着味道不错,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
吃完饭林妙菱告诉小文小安,明天要去镇上赶集。他们俩高兴坏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去镇上赶集。
以前的林妙菱别说带他们赶集了,就是自己也没去集上。所以小文小安兄弟俩很兴奋,他俩开心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直到林妙菱说,再不睡觉明天起不来,明天起不来赵二叔的牛车就不等你了。俩人这才作罢,回屋去睡觉了。
第二天天还不亮,小文小安就醒了,他们怕起晚了错过了赵二叔的牛车。
林妙菱没有办法,只能爬起来做饭。三人简单吃了饭,林妙菱背起背篓,里面放了昨天挖的人参。
想着今天上镇上找间药铺卖了换银子。林妙菱怕惹眼,偷偷剪下来一个人参的须须,藏在了衣服的内衬里。
收拾完走到村口,已经有好几个人在车上等着了。
林妙菱带着两个孩子打个招呼坐了上去,赵二庄又等了一会,走出来一个约摸四五十岁的妇女。
赵二庄看人齐了,才架着牛车开始向镇上驶去。
同行的一群人,有的人林妙菱认识,有的人不认识。认识的林妙菱就打个招呼说两句话。
有个人看着林妙菱带着两个孩子去镇上,心思林妙菱今天怎么上集了呢。以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主。
开口问道:“赵老二家的,你上集是去干什么啊?”
林妙菱回头,这是隔壁周嫂子,以前两人还经常一起做针线活。
就笑着回答:“这不是快农忙了吗,我去上集买几件农家伙事儿。俗话说,镰刀快了好干活,可不得把东西准备齐了吗。”
那人点头称是,遂又问道:“你这背篓看着怪沉的慌,里面装的是啥啊?”
林妙菱一愣,这一车人都背了个背篓,你怎么不问别人啊。
林妙菱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仍是笑眯眯的说:“装了点山货,周嫂子。你准备上集买什么东西啊?”
那人看林妙菱岔开话题,就顺着林妙菱的话头说起了话。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渐渐地牛车距离镇上越来越近。众人的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兴奋。
大家都是庄稼人,没什么事都很少有人上集,如今这是快要农忙了,都纷纷上集置办一些干农活的东西。
看到热闹的集市,都忍不住内心的欣喜,咧开了嘴角。
小文小安一路上叽叽喳喳,到这里看到热闹的集市,更是开心的指指点点。
林妙菱受到两兄弟的感染,心里也是挺激动的,自己还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集市呢!
这边的集市,分为两部分,一边是东市,主要聚集一些杂货铺,小商贩和各村各镇前来卖山货的人。
另一边为西市,需要聚集一些卖衣服布料,药房药铺和各村各镇前来卖动物皮毛的人。
在省镇和稍微大点的城市,或者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还划分出来了南市和北市。
林妙菱想先去药铺或者当铺看看,人参能卖什么价钱。可是第一次来镇上,对镇上卖东西的位置不太清楚,就准备问问赵二庄。
林妙菱等赵二庄停好了牛车,就走上前去问道:“赵二哥,我想先去给小安抓点药。他自从上次天花之后,身上就一直说不舒服,我想去药铺找个大夫看看,顺便抓点药。”
赵二庄是个老实憨厚的农家汉子,如今看到林妙菱问他,又是关于孩子的事。就热心的回答道:“去药铺啊?那你要去东市看看,那边有好多店铺。”
林妙菱道了谢,带着孩子向东市走去。
东市看起来比西市高大上了不少。这是因为周围的店铺都是统一建的,只是门口的招牌不同,而且东市来往行走的也都是一些穿着体面的城里人。
林妙菱沿着一家家店铺走去。有布料铺,有专卖成品的成衣铺,有绣坊,有当铺,有米面行……
林妙菱看了几家,问了价钱,最后挑了一家大点的药铺走了进去,这家药铺能看诊能抓药,也收一些山里人采的药材。
这间药铺门面分为三间,东边的一间是抓药的地方,柜台前站着两个伙计。
西边的一间是先生看诊的地方,此时正有一位老神在在呢先生给病人把脉。
林妙菱进了东边的那间,伙计看到有人上门,就迎了过来,问林妙菱要方子。
林妙菱就说自己是卖人参的,还拿出了剪下来的人参须须,递给伙计看。
伙计看到林妙菱拿出了一个还没手指长,还没小草粗的须须,有些惊讶:“这位娘子,你就要卖这个?”
林妙菱摇摇头:“这只是一个小须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