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旅途奇梦 见塔消灾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你说出来就错过这个机会了!发不了财了!
或许有人会说,你怎么大惊小怪的老这样,就一个梦而已,我三天两头做梦也啥事儿没有。
所以你还在上班儿,我早发财了。
这是句玩笑话,我意思是不知者不信很正常,所谓黄粱一梦,庄周梦蝶,这种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想要说个明白是很难的。 周公解梦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当年周文王之子所写,另一说法说是明代杨慎所慎,不管哪种,我觉得这本千古奇书能流传到今天那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所以还是要保持两分敬畏。
从这个梦中我分析总结了两点,一是此番尽量要独行,二是要见到雨天或者见到古塔方可化凶为吉。
问题来了,北方这个月份根本不会下雨,那只剩“见塔”这一种选择,恰巧我即将去的地方就有这么个古塔,号称和艾菲尔铁塔巴黎斜塔齐名的古塔,所以我决定先去看一下这塔,然后再去找幕后买家。
...
两天后,朔州车站。
“小伙子住不住旅馆,有热水能洗澡。”
我背着双肩包径直走路,没理会。
中年女人追上来迫不及待又说:“有妹妹...”
我转头冷冷看了她一眼,她吓到了,不敢在来纠缠。
当时记得有一个天桥,连通着一座大商场,天桥中间是卖衣裳鞋子的,东边和西边儿都是卖玩具的。
那时候在北上广一些发达城市,天津大法已经很少了,但在朔州依旧随处可见,还全是统一的红颜色的天津大发,当时朔州的马路很宽,路灯很新,天灰蒙蒙的,到了现在,马路还是那么宽!路灯样子也大差不差,好像就没变化。
拦了辆红色大发,我跟司机说想去看应县木塔。
这司机五十多岁,大概20公里的路要了我十块钱,路上他很热情,问我道:“哥们你哪儿人?”
我随口谎报了一个城市,他开着车笑道:“来旅游玩儿的吧?你要在晚一个多月来就好了,到时不光能看木塔,在市区这边儿还可以逛庙会,放老杆,可热闹了。”
“放老杆是什么?”我问道。
他笑着单手把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比划说:“就是在医院那边儿搭的高架子,上头放很多烟花,可好看了,那晚万人空巷,朔州人基本上都会看。”
我还没说话,就听他又道:“哥们你说应县木塔是哪儿的?”
我愣了一下道:“不是你们朔州的吗?”
他啪的拍了下手道:“没错!就是我们朔州的!之前我拉过很多过来玩儿的人,十个人里七个人都说是大同的!”
“那怎么能是大同的!木塔从古至今就是我们朔州人的!他们大同人对外宣称是他们的,真是脸皮厚到家了!”
“什么都是大同的!操,那不如干脆把山西省改成大同省得了!”
这司机越说越激动,又爆了几句脏话。
我又不是本地人,自然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说大同人,到了地方后他又提醒我不要给钱,景点要钱的乞丐都是骗子,也不要乱买香,容易被宰,总之是个很热情的大哥。
傍晚时分,应县木塔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很震撼,从上到下,没有用一根钉子,全部采用斗拱加榫桙结构。
这塔从风格上一看就是辽代建的,当年辽国很多皇后习惯兴建塔礼佛,但纯木质的很少,保存下来的就更少了,世人夸它和艾菲尔铁塔齐名不过分,只是不够出名罢了。
游客只能进一层看,上不去,楼梯封死了。
从内部近距离看细节更加的震撼,那种老木头的沧桑感,塔周雕刻的繁华感,还有鎏金释迦摩尼的空灵感,置身其内,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古代一般。
真是个好地方,我开眼了,这种塔的等级在当年应该比彬县的砖塔还要高。
这个点儿游客少了很多,看了一圈后,我下意识将注意力放倒了脚下的青条石砖上。
左右看了看,我将包放在了条砖上,然后开始绕着包转圈。
用脚丈量从我的包到塔身的直线距离,然后根据经验,不断调整包的摆放位置。
用包当参照物,尝试了一会儿,我便大致摸准了“塔基”的方位。
一旦定好了塔基那就能找到“塔心”。
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随便定着玩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