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丰功伟绩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这几十斤的粮食,让许多人一晚上都没睡着觉。
县衙的田是最先收的。
紧接着,其他种了先育苗的人,也开始收粮食。
早一点收粮食,天气也更好些,五六天的大太阳,竟就将粮食晒得差不多了。
再一称,最次的也是比往年一亩地多出了二十五斤粮食。
多的足足多了六十斤。
这其中就田肥瘦,和自己养的方法问题。
但总的来说,还是强上不少。
这些多出来的粮食,足以让人羡慕到生出红眼病。
可现在后悔也是来不及了,只能期待来年——
徐韫已将其中关窍写下来,直接教授给所有农人不说,更呈到了州府去。
其实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一是选种。
人在育种之前,先将粮种选一遍。只选那些颗粒最饱满的,长得最大的。
但凡是那有些干瘪的,瘦小的,都不拿来做种。
第二就是育苗。
提前育苗,说来不难,但……也需要精心伺候,毕竟那时候天还冷着,都用木箱子培育,温度高了也不行,温度低了也不行,而且还要注意浇水——
徐韫这法子,不仅是经验丰富的菜农给出来的。
最主要的是图书馆的功劳。
越是用的多,徐韫就越觉得自己这个图书馆好用,其中好书更是多如牛毛——她每日也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尽可能将里头许多能用上的东西都拿出来用。
倒是真有用。
徐韫这个统计一送到了州府,州府立刻就将法子抄了下来,原件又加紧送去北平,呈给陛下们看。
这日朝会,陛下周鼎将那汇报让内侍给大臣们看,笑容格外舒畅:“这可真是好消息!”
如今百废待兴,哪里都要钱,哪里都让人头疼,好久没这么痛快了!
陛下姜妙也是一样笑容满面:“徐探花果真不愧是探花,是有真本事的人才!”
众人心照不宣:这只是夸一夸徐韫吗?特地提探花,又说是什么人才……直接说要给她升官不就行了!
松峤那是半点不犹豫,顺着话就说下去:“既是人才,那自是该重用的!高状元如今管着税务局,王榜眼入了刑部,徐探花的官职,也该升一升了!”
周鼎看向松峤,笑呵呵问:“那松伯觉得,该把徐探花放在何处?”
松峤一笑:“还有什么地方比户部更合适!正好,她办的这个事儿,也是让户部多了收入,现在交给她,岂不合适!”
户部,那可是整个朝廷的钱袋子。
那谁见了户部尚书,不都得客气三分?
不然等用钱的时候,户部尚书一句“没有”,那就叫人头疼了。
周鼎看姜妙:“你觉得呢?”
姜妙颔首微笑:“我看十分合适。”
两人闲话家常一般就要将这个事情定下来,朝堂上终于有了反对的声音。
高煦的祖父最先开口:“徐韫的资历和年龄到底还小些,依我看,不如再历练几年。县令一般都是三年一任——”
他笑了笑:“没准三年之后,徐韫还能给我们更大的惊喜呢。”
这也算是个好理由。
其他世家出身的大臣,尤其是反对女子参加科举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
每多一个人反对,二位陛下的神色就难看一分。
最后,两人俱是沉默不语,脸色冷淡。
松峤也是耷拉着眼皮,沉默不语。
最后,姜妙陛下面色不虞道:“人才放在那乡下小地方,不是浪费是什么?门户之见什么的,也该适可而止。”
她这话可以说是警告了。
而且,她本身就是女子——再反对下去,姜妙陛下恐怕也会更不痛快。
周鼎看一眼如今的户部尚书,见他一直没有吭声,便问一句:“周爱卿感觉如何?”
周新便是户部尚书,今年不过四十五岁,也是跟着二位陛下们南征北战过来的。
之前打仗时,他各处筹措粮草,立下汗马功劳。
这不,建国以后,户部尚书这个职位,他算是当仁不让,众望所归。
但谁也摸不准周新是偏向世家的,还是偏向寒门的。
如今陛下周鼎一问,所有人都看住了周新,等着看周新如何表态。
被点了名,周新也不能回避了,当即便抬起头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徐韫身为探花,去做个县令,本就屈才。她如今证明了自己的本事,也该调回来。”
此言一出,世家们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看周新的目光也有些发冷。
毕竟周新这话,像是在跟他们作对。
但是紧接着,周新说了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