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才寄生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汤洪军听完,眼神一亮。
“长河同志,你是说,到时候我们私下也能找你们兑换外汇券?”
“当然,我说了,这都是些互惠互利的事情。”
“其实如果在海外,房产信息这种售卖是要抽成的,就像以前的牙行,但是咱们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你们也不能收钱什么的。”
“所以大家就是尽可能的相处提供便利,互帮互助嘛!”
听李长河说完,汤洪军明悟的点点头:“这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房管局这边,确实有很多交易信息,但是说实话,都是贴在那里卖不出去。”
“不少房子价格高昂,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也不会买,想卖外汇的也没渠道,除非家里有海外关系的。”
“这样,你等我回去给你整理一下,到时候你们先看看。”
其实卖房消息这个,汤洪军倒是真的不在乎,毕竟他们房管局有时候也帮忙买卖。
他之前唯一担心的,就是跟外商接触这个,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如今李长河替他解决了这个风险,那他就没什么负担了。
更何况李长河还给他提供了换外汇券的便利。
这可是个巨大的利好,相信他回去跟局长一说,局长也肯定会支持他的。
身处魔都,他们这些人,可谓是改开后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尤其是很多海外的东西,都流向魔都。
可问题是,这些进口产品,大部分他们买不到,在友谊商店里面,需要外汇券。
有些人家里不缺钱,但是钱很难换成外汇券,国家不给换,私人没渠道,看着友谊商店里面的进口产品流着口水却没法买。
心里那个难受啊!
而现在,如果这位长河同志真的给他们兑换外汇券,那对汤洪军来说,这不只是带来便利,这更是一条金光闪闪的升职大道啊。
“那就多谢洪军同志了,来,我再敬你一杯!”
一顿饭,最后宾主尽欢。
等汤洪军走了之后,李长河他们也从饭店里走了出来。“老田,这里离招待所不远,你们几个走着回去吧,我们先把小雪送回家。”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田壮壮他们说道。
不是李长河不想拉他们,而是车上坐不下。
索性离得不远,让他们溜着腿回去。
“行,那你们先走吧。”
田壮壮他们也不以为意,吃了饭喝了点酒,走走路正好,散散酒气。
至于李长河又违规驾驶,压根没人在乎。
开着车,先回到招待所,把龚雪骑来的自行车卡在后备箱里,然后李长河又开着车,往龚雪家开去。
“姐夫,你真的要买那么多房子啊?”
车上,龚雪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今天下午,明明李长河已经买过三套花园洋房了,尤其是那套双子别墅,真的特别豪华,可是在饭桌上,他还要那位汤干事帮他继续买。
龚雪其实很想不通,李长河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姐夫有个爱好,就是买房子,京城那边,他买了一堆四合院呢!魔都这边,他这是又看上老洋房了。”
朱琳笑着冲龚雪说道。
李长河摇了摇头:“你们现在不懂,再过些年,这些房子,可不单纯的是房子。”
不管是四合院还是老洋房,李长河现在大肆购买,并不单纯的是为了投资,更重要的,其实是积累资源。
现在的朱琳和龚雪其实并不明白,未来四合院和老洋房,会成为一种高端的稀缺资源。
这种资源,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慢慢的发展,前期的商业精英一定会有一个社会层级的变化,就像成了富豪就得学会打高尔夫,得学会马术俱乐部,得慢慢的熟悉一些他们原本不熟悉的商业元素。
而这些东西带来的,很多时候不只是金钱,也包括人情利益。
四合院,老洋房这些,就是具备这种属性的稀缺产品。
当然,除此之外,李长河还有一个心思,他没有说,那就是他要打造一条国内外的人力资源产业链。
伴随着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此刻的华夏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开始对着全世界放开了探索的渠道。
国内的商业资源是一个宝藏,但是同样的,国内的人力资源,也是一个宝藏。
八九十年代,很多精英走出国门,移居欧美,对于国家来说,代表着大量的人才流失。
但是对于李长河来说,他其实可以把这种人才流失化为自己的优势。
李长河初步的考虑,就是在华夏和米国之间,打造一条中介链条。
这个链条,不单纯的是移民那么简单,而是包括法律,商业等行业的全方位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