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谋士对决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佞臣、能臣和权臣,但绝不会是忠臣。

    在抛去一切观念的枷锁后,六人在各自的国度以利益为核心,结党营私,紧抓权力,开始逐步架空君主。

    在架空君主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发展生产力,在不破坏上层利益的情况下将蛋糕做大,提升国力。

    最后,他们成功了。

    仅仅五年时间,他们一个个手中的权力都不下于诸葛亮在蜀国的权力。

    刘基在明国相当于张居正加魏忠贤,手握军政大权。庞统在汉国相当于曹操,郭嘉在北魏相当于司马懿,杜如晦、魏徵、房玄龄三人在各自国家的地位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安羽这方已经牢牢掌控了国内局势,即将开始对敌方发动进攻。

    其中,秦国在一年前被蜀国所灭,张仪逃亡周国投奔王翊。

    因为王翊一方没能转换观念,在思想上的掣肘极多,就导致他们还未能处理好国内的权力斗争。

    虽然因为智力的缘故,几人在权力斗争的过程中占据上风,但诸葛亮一方不会给他们时间。

    首先遭殃的是赵国。

    赵国向东比邻周国,西面为秦,现在是蜀(诸葛亮),西北为汉(庞统),正北方又是曹魏(郭嘉),三国联合进攻,短短一年就将赵国分食殆尽。

    伍子胥作为赵国谋臣,没能扛住三国进攻,便也只能投奔王翊。

    与此同时,司马懿(晋)也和刘基(明)联合,攻下齐国,将燕国限制在东北角落隔绝起来。

    在周国的王翊意识到不好,只能打破对自身的限制,以九阶实力强硬地将周国军政大权抓取在手。

    诸葛亮见状,亲自率领大军来到赵国故土,陈兵周国正西,对周国造成威胁。

    面对同等阶的诸葛亮,王翊不敢大意,便只能来到周国西侧雄关与诸葛亮形成对峙之势,然后又命张仪与伍子胥镇守北方。

    张仪以巧舌如簧的能力传音汉、曹魏以及晋三地,制造谣言,破坏三国关系,使得三国无法联合对周国施压。

    为此,庞统、郭嘉以及司马懿三人不得不坐镇国都,以免后院起火。

    周国国都由晏婴主持大局,北方局势暂时趋于稳定。

    南方战火却起,杜如晦(唐)联合房玄龄(宋)进攻魏国,面对房谋杜断这么一个组合,二打一的情况下,范蠡不是对手,魏国一年后灭亡,他投奔张良而去。

    至此,鬼谷子王翊一方只剩下周、楚、韩、燕四地,其中燕国已成瓮中之鳖,难逃晋与明的封锁。

    孙吴地处东南,正北为明,西北为晋,东南为宋,没有和任何敌对国家接壤。

    魏徵的能力是强行令君主纳谏,只要是他提出的建议,并且在合力范围内,君主孙皓都会无条件支持,大部分群臣也会支持。

    因为没有战争威胁,所以东吴在生产力这块发展得最快,经济实力最强,便开始对晋、宋、明三国持续输血。

    棋盘世界第七年,燕国被灭,已做到燕国丞相的苏秦未能逃出,被司马懿与刘基联合俘虏。

    在周国西侧,诸葛亮与王翊交手十于次不落下风,王翊甚至偶有吃亏。

    主要是安羽将七星龙渊剑借给了诸葛亮。

    王翊破不开诸葛亮的八阵图,个人实力虽在诸葛亮之上,但诸葛亮有七星龙渊剑加持,王翊没能占到任何便宜。

    第八第九两年,棋盘世界战争暂时停歇,黑方联盟仅剩的周、韩、楚三国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白方联盟则开始另一步计划,并国。

    东方以明为主,对晋、吴、宋三国用兵,自己打自己。在司马懿、魏徵、房玄龄的操作下,他们用军事行动清理国家内的政敌,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己方人才,在两年内完成了并国计划。

    至此,棋盘世界的东方只有明一国,占据世界将近二分之一的区域,然后魏徵镇守国都,司马懿陈兵西侧,威胁周国,使得晏婴不得不让伍子胥来到周国东侧与司马懿对峙。

    刘基与房玄龄出兵东南,打算拿下韩国,但被张良与范蠡牢牢咬住,战事陷入焦灼。

    在这种情况下,白方开始进一步并国,进攻曹魏,解放了郭嘉。紧接着并汉,入唐,将庞统与杜如晦相继从庞大的政务中解脱出来。

    随后,刘基守国门,缠住张良和范蠡,庞统借到蜀国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联合进攻楚国。

    棋盘世界第十二年,楚国被灭,范增被俘虏。

    同年,刘禅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卸下蜀国国主重担,蜀国并入明,周国与韩国成了明国的国中之国,两国三面都有大军包围。

    同时,在国力和人口上,整个明国加起来是他们两个国家的七倍。

    在涛涛大势下,第十五年,韩国国破,张良范蠡逃至周国。

    第十七年,明国分兵八方,从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围攻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