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玄都观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推荐下我的新书《大厦将倾》,个人觉得,还是可以一看的!】

    法会到底什么样,许辰两辈子都没见过,佛教也好道教也罢,对于宗教,许辰一向抱着敬谢不敏的态度。

    只是这次玄都观的法会他却不得不来,不仅仅只是石头意外得到的消息,而是他分明感到有人正用一根根细线操纵着他,让他如提线木偶般一步步朝此靠近。

    唐雪玢的邀请、家中弟兄们的好奇,简直唯恐他不来,一次又一次看上去正常实则痕迹明显的诱导,想不怀疑有幕后黑手都不行……

    玄都观在崇业坊,乃是隋开皇二年自长安故城搬迁于此的通道观改名而成,自隋文帝时便已是皇家道观。

    隋文帝驱除鞑虏、一统天下后,当时的长安旧城破败狭窄、水道污染严重,与一个泱泱大国的都城不相匹配,开皇二年在工部尚书宇文恺的建议下,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上开始兴建新的都城——大兴城。

    大兴城的选址和建造,融入了风水理论和周易干卦的观念,大兴城自南向北分布在六条山岗之上,象征着干卦的六爻,宫室、官署、寺观、坊巷等就分布在这六爻之上。城南朱雀大街两侧的兴善寺和玄都观,就位于六爻的九五尊位上。

    大兴城何以在如此重要的九五尊位安置两座佛教和道教的寺庙呢?

    “据《类编长安志》所记,‘初宇文恺署都以朱雀街南北尽郭,有六条高坡象干卦,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主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此观及兴善寺以镇之。’”

    “隋文帝杨坚出身贫寒,曾由尼姑抚养成人,担任北周宰相和即位后,都非常尊崇佛教和道教,玄都观也是大兴城第一座建立在都市中的皇家道观。”

    “玄都观的前身为北周武帝所置的通道观,本在汉长安旧城。北周武帝沙太僧尼之时,有楼观道士严达等十人在终南山的田谷隐修,武帝乃于谷口建‘通道观’,任命严达为住持,于章等“田谷十老”诏为大德,赐住在通道观内。”

    “武帝另在京城建立通道观,命道士王延校雠三洞经图等,武帝常幸观中,亲御法座讲说。天和五年通道观编订道经目录《玄都经目》,朝廷设‘通道观学士’,并配予监护吏力,著名道士长孙炽博览群书,收集道经上万卷,被任命为通道观学士。”

    ……

    一路上,陆浩将了解到的信息一一告之许辰,身后跟着想来玄都观凑热闹的弟兄们,为防万一,身上都带着不少装备,好在今日法会,除了皇帝所在观礼台附近戒备森严外,其余地方都允许百姓自由出入。

    玄都观主殿前的广场上,祭台上,三清和孔升真人法像并列左右,身为皇家道观,这点政治觉悟不可能没有,不管三清会不会生气,反正今天的主角是皇帝陛下的前世——孔升真人!

    玄都观的道士身着盛装,此刻已静坐在大殿前的蒲团上,广场四周随处可见服装各异的僧侣、教徒,尽管来者不善,但基本的礼仪还懂,要发难也会等到东道主完成典礼。

    大广场上,围绕主祭台,玄都观提前建好了不少小一号的观礼台,专供达官显贵,普通百姓则只能在划定的区域内席地而坐,或者购买玄都观自主销售的矮凳。

    许辰五品官的身份在这种场合可不够看,徐番轮值,李林甫偶感风寒、抱病未至,只有头顶着礼部尚书和左仆射的陈.希烈在主观礼台上侍奉李隆基左右。

    “老师想让你去户部,你怎么看?”

    “还是去通政司吧,那里的消息最灵通!”

    “可你也要考虑你那岳父的想法,去六部能早些熟悉政务,升迁的也快!”

    “你又要交待后事了?”

    “麻烦解决后我们的日子就不要过了?琉球那边摊子那么大,总要在长安有个镇得住场面的人在……”

    自打将闹事的学子平息下去后,吏部便开始对今科取中的进士派官,得益于政潮中空出的位置,从中央到地方,今年空出了不少实权位置,除了各派系内的升迁调动外,还有一部分需要引入新鲜血液,被取中的进士,出身豪门世家自不用提,只能接受家族的安排,除了几个顽固不化的外,寒门学子也早早开始向各大派系投诚。

    如今吏部尚书是萧炅,基于琉球土地上的利益,萧炅及其身后的势力和许辰一伙正处在蜜月期,太子李亨也有意拉拢,徐番是他们的老师……

    可以说,除了品级上不能超擢,无论中央还是地方,任何位置都由得陆浩去挑。

    地方自不用考虑,中央的几处位置,陆浩也是按最有实际效果这一原则来选的。

    不过许辰有些不希望“耽误”他的前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自己如果出了事,至少还有陆浩在,一帮兄弟也不至于无人照看。

    “我知道你什么打算,不过至少在麻烦解决之前,你别想撇开我单干!”

    “最多也就这几年见结果,现在皇帝不理事,太子那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