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上海之行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专案组依据知青邵延平所提供的,有关赵莎莎可能去向的线索,当机立断,作出了王小兰、张德发、邵延平即刻动身前往上海嘉定区的决定,力求找到这位整个案件的核心人物——上海知青赵莎莎。m.yaxuanshuwu.com上海嘉定区位于上海最西北部,东与宝山、普陀接壤,西与苏州昆山毗连,北与青浦相望。而从南江省钦州市所属的陵水县到嘉定仅仅 100 多公里。但在上世纪 70 年代,路网和交通状况真的是颇为落后,因此这 100 多公里的车程可谓相当遥远。为此,县公安局专门为他们此行,调配了一辆吉普车,以减少乘坐长途客车所产生的种种耽搁和麻烦,力求尽快将此线索查个水落石出。时近晚秋,气温已然相当寒冷,三人乘坐的吉普车在通往嘉定的公路上疾驰。但他们秉持着一个信念,期待能够顺利找到赵莎莎,解开案件发生以来这个最大的谜团。汽车经过数小时的颠簸,抵达了嘉定区新城街道,邵延平家住址的附近。虽说嘉定区地处上海西北边缘,于整个大上海来说纯属郊区,可毕竟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大都市上海的一个辖区,相较陵水县而言,在规模和市容市貌上无疑要大和繁荣得多。这时,邵延平指着马路右侧的一大片居民聚居区说道:“我家就在左边那条巷子里。”他极为诚恳地对张德发和王小兰说道:“乘了这么久的车,先到我家稍作休息一会吧。”张德发转脸看向王小兰,王小兰会意,微笑着回答:“小邵,来上海这一趟,你们家肯定是要去拜访的,但当下,还是先到你的小学同学张军社家去,尽快的把我们此行的任务落实下来。”见王小兰如此这般一说,邵延平便不再坚持。车子在邵延平的引领下,左转右绕了好几个巷子,来到了一个四合大院子前。张德发抬眼一望,这个院子的门牌是伯乐路 248 号。邵延平说道:“张军社小学和我同窗六年,那时我常来他家玩,只是初中重新分班后,相聚玩耍的时间就逐渐少了,上高中以后,几乎就没来过了。”三人下车进了院子,王小兰和张德发是头一次来上海,更是首次见到这种大型的院子。这个院子大概建于民国时期,或者更早,说不定是清末。整个院子都是颇具园林风格,青砖黛瓦,古朴端庄。宽约四五十米,深则不见头,从大门进去,中间有一条道路作为中轴线,两旁皆是一家一户比邻而居。从中轴线穿过好几户人家后,邵延平对王小兰、张德发说:“前面右边那家就是张军社的家。”此时,张德发和王小兰进了大院后,被其建筑格局所震撼,住户密集,居住拥挤。从中轴线穿过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对两位公安一行三人的造访感到新奇。张德发示意邵延平上前叫门,邵延平刚要上前推门,只见门开了,一个头发花白、体型微胖、身材高挑的大妈从屋内走出。邵延平连忙上前用上海方言叫道:“大娘,张军社在屋里吗?”那大妈扫视了一下,看着眼前两位身着制服的公安,又看向邵延平,突然惊奇地说:“侬不是军社的同学小铁头吗?”邵延平心中一喜,想不到这么多年了,张大娘还能认出自己,连连说道:“大娘,是的是的,阿啦是铁头啊,您真是好记性啊。”大娘笑道:“你这猴子,除了个子高了些,壮了些,模样跟过去变化不大,这么多年也不来找军社玩,今天找军社有啥事?”邵延平笑笑,回头指着张德发和王小兰,向大妈介绍道:“呃,这两位也是我们一个学校的同学,今天恰好路过这儿,顺道就来看看老同学。”王小兰笑眯眯的以一口软软的纯正普通话,向张军社的妈妈说道:“大妈,我们仨要去附近的派出所,延平说老同学张军社住在这,要来看看。”张德发也不失时机用地道上海话微笑着向大妈问好。听闻此言,见有两位公安同志,都是儿子的同学,大妈觉得太有面子了,真的是蓬毕生辉,连连说道:“欢迎欢迎。别站在外面说话,进屋进屋。”进了屋后,张德发和王小兰打量屋内,显得十分拥挤。一进门既是客厅,又是厨房,里边放置着一只煤炉和一个桌子,桌子上有一个木质的碗橱,还有几张凳子,一看便知是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客厅左边一扇门,右边也是一扇门,客厅后面的边上也开了一扇门,估计左边、右边和后面都是三间卧室。此时,王小兰将手里拎着的一个提包打开,拿出来一包礼物说道“:大妈,因为匆匆忙忙,没来得及买什么礼物,一点小意思了”。大妈见到两位在她眼中,高高在上的公安同学,居然还带了这些挺贵的礼物,实在有点受宠若惊,立刻忙不迭的说道“:侬这丫头也太客气了,仅仅是看看同学还这么客气,阿拉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接下来大妈手忙脚乱同时又连连抱歉地招呼道:“房子小,人口多,大家只能凑合着坐了。”一边招呼一边絮絮叨叨表达着歉意。又说道:“军社上班去了,估计一会儿就下班。”随后转身推开客厅旁的门,向里边喊道:“莎莎,出来一下,军社的同学来了,他们应该也是你的同学。”只听里边传来一个女孩子温柔甜美的声音:“大娘,马上就来。”仨人听到大妈叫里边的人为莎莎,情不自禁的相互对望了一下,都颇为喜出望外。没想到上海之行刚落脚,竟有如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