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后土皇帝介绍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后土皇帝全称“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 。www.cuiyuge.com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早期后土为男性,是共工之子句龙,被尊为土神 。西汉后期,后土神逐渐奉为女神,汉光帝刘秀封“后土娘娘”为“后土皇帝”后,为历代帝王所沿袭 。
后土皇帝主宰大地山川,执掌阴阳生育,被视为大地之母,在道教信仰体系中有重要地位。
后土皇帝对中国文化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宗教文化方面
? 作为道教“四御”之一,完善了道教的神谱体系,丰富了道教的信仰内涵与文化底蕴,让道教的神灵体系更加完整,其相关的祭祀仪式、科仪等也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促进了道教与其他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在相互影响中共同推动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
哲学思想方面
? 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人们对后土皇帝的崇拜,反映出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知与追求,强调人类应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 蕴含着阴阳平衡观念,其执掌阴阳生育,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想,对人们认识世界和社会的运行规律有深刻影响。
道德观念方面
? 作为大地之母,象征着孕育、滋养万物的慈爱与宽厚,这种品德被人们推崇和效仿,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包容、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与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紧密相连,被视为大地之母的后土皇帝,让人们联想到母亲的养育之恩,进而强化了人们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文学艺术方面
? 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众多诗词、小说、戏曲等作品中都有关于后土皇帝的描写,如汉武帝祭祀后土后留下的《秋风辞》,增添了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 影响了艺术形象的塑造,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后土皇帝的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风貌。
民俗文化方面
? 各地的后土庙、后土祠等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举办的祭祀仪式、庙会等活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人们祭祀后土皇帝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习俗反映了农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后土皇帝的自身形象演变如下:
? 先秦时期:后土形象模糊,是人名、官名或神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称其为共工氏之子句龙 ,也被认为是颛顼氏之子黎,是管理土地的官名 。
? 秦汉时期:文献记载后土多为男性,如共工之子或大禹 。但西汉后期,受天阳地阴、男阳女阴观念影响,后土神逐渐奉为女神。
? 汉末至唐:出于政治与宗教推动,后土与社分开祭祀,塑像始有定形,性别之分明确,多以女性形象出现 。
? 唐宋之际:后土成为阴神,是丧葬仪式祭祀对象,宋徽宗对其封号祭祀及道教改良,使其与玉皇大帝匹配,成为“天公地母”中的地母 。
? 明清以后:后土形象出现分化,一是官方钦定的道家神仙谱系中的“后土娘娘”,二是民间改造的土地庙中的“土地公公”与“土地婆婆” 。
后土皇帝有以下一些故事:
救刘秀封帝
东汉时期,王莽篡权追杀刘秀,刘秀逃至易州洪崖山,躲进一破旧茅草屋,向屋内老妇人求救,老妇人将米饭倒在刘秀身上,使其伪装成死人,躲过追兵. 另一说法是张生香奉天旨下界,点化农夫搭救刘秀,后又差看山虎接应,使其逃过一劫. 刘秀登基后,封老妇人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即后土皇帝,并建庙塑金身以供祭祀.
作为幽冥世界统治者
传说北海深处的幽都山是世人死后阴魂接受审判的地方,由后土皇帝统治. 后土执法严明公正,会对来到幽都的亡魂逐一审判,善良正直者可转世人间,作恶多端者则下地狱受罚,罪大恶极者永不得轮回. 她还会到人间巡查,捉拿危害人间的孤魂野鬼.
与共工的关系
据《左传》《山海经》等记载,后土是共工之子. 共工是炎帝的玄孙,曾参与与黄帝后裔颛顼争夺天帝之位的大战,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后土皇帝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 掌管大地山川:作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神灵,后土皇帝负责管理山岳土地的变化,以及诸山神、地只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掌控着大地的自然秩序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