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恋爱脑扎堆了(22)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制止,甚至变相鼓励她这么做,他的做法,算是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违背了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也可以说是“其他流氓活动”,都可以套用《刑法》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

    

    虽然被判流氓罪的有很多都是因为男女关系问题,但流氓罪却并不局限于男女关系。

    

    而且,在韩俊彦所犯的罪行里,流氓罪只是占了一小部分,不是大头。

    

    所以,他上诉了,他失败了。维持原判,去大西北农场劳改。在他上诉期间,赵长泰的遗书/忏悔书也发表了,成了锤死他流氓罪的一项关键证据。

    

    看到那封信的时候,韩家父母就知道,结局已定,无可更改了。

    

    要说起来,为什么陈可心一开始举报的时候没有提流氓罪,而是从贪污受贿入手呢?

    

    是因为这个时候的流氓罪虽然判的重,也有很多人热衷于“抓流氓”,但是,同样有不少人认为,对于流氓罪的范围扩大化是不可取的。万一接到举报信的人正是反对流氓罪范围扩大化的人,那她的举报就有可能被压下来。倒不如贪污受贿这个罪名,无论是谁都会去查。

    

    韩俊彦看到赵长泰的遗书,气得要命!他是知道他们关系亲密,但绝对不知道李晓星和赵长泰发生过实质性的关系!他又不是真的绿毛龟,能忍到这种程度!如果知道了,肯定会离婚的!

    

    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他也写了一篇文章发表。情真意切的表示自己只知道赵长泰和李晓星关系亲近,俩人在他面前一直自称兄妹,他承认自己给赵长泰行了方便,也承认自己家收了赵长泰很多好处,承认自己识人不明,被俩人欺骗,但坚决否认了“他知道俩人有实质性关系”这一点。

    

    虽然他的名声已经烂了,但,能挽回一点是一点。绿帽子能不主动戴还是不戴了。

    

    韩家父母痛苦不已,对这个儿子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

    

    “咱们家也算是书香之家,你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韩俊彦一脸颓败,看着年迈的父母,说道:“那几年,穷怕了。苦日子也过怕了。”

    

    当他在乡下,为了日子好过点娶了李晓星,为了日子好过点,默认了李晓星去利用赵长泰,接受了赵长泰的帮助,他就已经没有什么道德可言了。

    

    送韩俊彦出发去西北的那一天,韩家父母的精气神就好像被抽光了一样,瞬间老了十几岁。

    

    韩母已经退休了,原本韩父还要过两年再退。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就申请了病退,和老伴在家里照顾孙子孙女。他们也搬出了文化部的家属楼,避开了老熟人们,一家四口搬进了当初给韩俊彦置办的小院。

    

    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9岁,也知道了家里发生的事情,本来骄纵嚣张甚至有点跋扈的孩子,一下子就变得沉默阴郁起来,老两口为了他们的教育问题心力交瘁。

    

    另一边,接到判决的韩俊彦表示不服,当即要求联络家人,进行上诉。他觉得自己最多接受前面的罪名,流氓罪是什么鬼?就算李晓星和赵长泰不清不楚,那也是他们俩互相耍流氓,和他韩俊彦有什么关系?

    

    接到判决结果的韩家父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此前,文化部也收到了举报信,那时候他们就已经震惊过了。韩俊彦和李晓星被带走的时候,保姆就已经给他们打了电话,那时候,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说实话,事情发展到现如今这一步,是真的十分出人意料!

    

    老两口平时和儿子不住一起,他们住文化部的家属楼,韩俊彦他们住工商局的家属楼,每周只在周末的时候见面。

    

    当初韩俊彦在乡下结婚,他们就写信表达了反对,跟他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容易做出一些令人后悔的决定,让他三思而后行。但是儿子没听他们的,坚持在乡下结了婚。那时候也是他们家的低谷期,他们老两口也在干校劳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能儿子也是对未来感到迷茫,所以才结婚生子的吧。

    

    等到大家都回城以后,他们第一次见到李晓星,就本能的不喜。所以,他们出钱给小两口置办了一个小院,让他们单独住。后来,儿子毕业了,分配了工作,有他们帮着,升迁也很快。单位还给分了房子,他们从小院里搬了出来住进了家属楼。

    

    但是,事情怎么就发展成现在这样了呢?

    

    儿媳妇有青梅竹马,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儿子知道,竟然不劝他们保持恰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