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拉拢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少林寺》剧组虽然在郑州当地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但其中并不包括剧组的伙食。

    不是当地小气,而是剧组第一天动用的群演着实不少,上百个群演,加上几十个工人,还有剧组的百十号人,人吃马嚼的,一天就要一百块钱。

    这年头,地方财政也不宽裕啊。

    如果换其他剧组,群演的晚饭可能就免掉了,但韩平不会。

    一来左右不过一顿晚饭,要不了多少钱;二来这些群演都是附近的老乡,家里过的苦,在剧组吃饭也算改善生活;三来群演们都很淳朴,没戏拍的时候还会给剧组帮忙。

    就冲这几点,韩平都不会缺了他们一顿吃的。

    再者,左右不过是米饭、面条、馒头这些普通的大锅饭,尽可管饱。

    休息后,剧组分成两拨人,一拨人吃饭,一拨人帮着收拾现场。

    韩平也没有闲着,他在看着后勤将摄影器材收好后,又帮着打饭。

    “都不要抢,人人有份。”

    “今晚吃面条,管饱。”

    韩平撸起袖子,捞上一勺面条到对面演员的碗里。

    “谢谢导演。”

    “谢谢导演。”

    剧组人员井然有序地排队打饭,轮到自己的时候还会礼貌地说声谢谢。

    当张鑫彦端着碗来打饭时,韩平都愣住了。

    “张制片,北方的面条你能吃得惯吗?要不我让厨师师傅给你做一顿米饭,再炒两个小菜?”

    人家怎么说也是代表香江电影公司来的制片人,伙食太差也不好,即使不用厂里吩咐,韩平也不会傻到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吃大锅饭。

    只是没想到,对方竟然表现的对大锅饭很感兴趣。

    “不用。”张鑫彦摆摆手,指着面条笑着说:“我在香江的时候也吃面,不过是吃车仔面。”

    车仔面是香江的一种低价特色面食,属粤菜,其起源于50年代,是香江市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

    贩卖车仔面的木头车中放置金属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汤汁、面条和配料,可自由选择面条,配料和汤汁。

    韩平见他坚持,也不再劝。将面打到他碗里后,又舀了一勺菜盖在面条上面。

    “我们北方人吃面没有那么讲究,面条和菜扮在一起,再倒点醋进去,加个大蒜,完美!”

    “咦,是这种吃法吗?那我可得试一试。”张鑫彦听他说得有趣,馋虫也被勾起来。

    韩平给他打完饭后,又给自己盛了一碗面条,接着将勺子交给其他人,陪着张鑫彦去导演组的帐篷里吃饭。

    帐篷里有一张桌子,还有几把椅子,两人端上桌,边吃边聊。

    张鑫彦学着韩平咬一口大蒜,然后就着面条吃下肚。

    吃下肚后,那种滋味让他眼前一亮,“嘶,韩导,你说的这种吃法不错,很有滋味。”

    “是吧,我们北方人有句俗语,吃面不吃蒜,滋味少一半。”韩平说完,自己也吃了一大口。

    也不知道两人是饿了,还是一起吃有食欲。

    之后两人没在说话,只听见他们唏哩呼噜吃面的声音。

    很快,张鑫彦碗里的面条见底,他放下碗筷擦了擦嘴,感慨道:“过瘾,我上回吃得这么过瘾已经是十几年前了。”

    “张制片这是鲍鱼燕窝吃腻了,偶尔吃点百姓饭觉得新奇。”韩平捂着肚子,靠在椅子上胡咧咧。

    张鑫彦也不恼怒,他开怀一笑,挠头道:“哈哈,我这情况好像还真像你说的。”

    笑过后,他又试探道:“韩导也羡慕香江生活吗?”

    “很正常,谁都想过顿顿大鱼大肉的日子。”韩平面色平静,毫不讳言。

    “我就知道韩导这样的青年才俊不会甘于这样的平淡生活。”张鑫彦开怀大笑后,主动邀请:“韩导有没有兴趣加盟我们长城电影公司?我们公司也有几十年历史,在香江的地位并不比燕影厂差多少。只要韩导愿意加盟,一切都好商量。”

    “感谢张制片和贵公司的看重。”韩平先是感谢一番,接着又果断拒绝:“不过燕影厂培养了我,我又怎么能离开呢、”

    张鑫彦并不死心,反而开始用利益诱惑韩平:“不可否认燕影厂是大厂,实力雄厚,完全当得起内地第一制片厂。只是在内地拍片不自由,限制颇多,不像在香江,想拍什么都行。再说待遇,我可是听说韩导拍电影没有片酬一说,只有工资是吧?”

    “张制片了解的真透彻。”

    这点是确实存在的,韩平也没法否认。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国内的电影人见识到国内和国外在片酬的差距后,肯定不会满足于拿死工资。

    不早做改变的话,优秀的影视行业人才都要去香江那边了。

    前世不少演员为什么去混港圈,利益也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