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发酵(加更) 第(1/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第135章 发酵(加更)
梅拢镇镇政府办公楼的会议室内。
31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已经齐聚一堂。
陈新岗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让人将上午江淼留下的项目策划书复印件发给在场的一百多人。
“都看一下,这关系到你们村接下来的发展。”
拿到文件的村干部们,也神色各异地翻开手上的文件,仔细浏览起来。
新城村村长林安民看了一会,眼神之中露出一丝惊讶,他转过头看向同村的村主任田长耕,小声说道:“老田,这项目很大呀!”
“海陆丰公司一出手就是大手笔,这是好事情。”田长耕笑着回道。
“一亩增加六七千块钱确实不错,不然村民都叫嚷着要挖了稻田,我们也很难办。”林安民摇头苦笑着。
这些天他听到太多讨论和牢骚话,显然村民们也非常眼红鱼塘的收益。
种水稻一年就收1100~1200块钱,除去农药、化肥、种子、插秧、拖拉机犁地、收割机的费用,一亩就赚500~600块钱,这还没有算自己的劳动力。
辛辛苦苦四五个月,就赚这点钱,加上每家每户的农田面积很小,就更赚不到钱了。
毕竟梅拢镇本地人口10万出头,而农田面积一共才6万亩不到,人均0.6亩,就算是扣掉城里人、去打工的人和渔民,人均也才1亩出头。
这点面积的农田,不搞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村民根本没有办法通过种田发家致富。
这就是目前岭南各地的农业困境。
村干部和镇政府在这个矛盾之中,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两头受气那是必然的事情。
坐在林安民隔壁的新渔村村长陈鹏飞,用肩膀顶了顶林安民:“安民,海陆丰公司在你们村投资建厂,你兄弟发达了。”
“呵呵,发达我差点被他害死。”林安民一想到堂弟林安顺的事情,就一脸后怕不已。
“怎么了”陈鹏飞一脸诧异。
“事情有点复杂,这里不方便。”
看了一眼台上的陈新岗等人,陈鹏飞也理解,随即又小声问道:“这一次海陆丰公司扩大这么多埃及鱼收购量,他们的饲料厂吃得下吗”
“应该可以吧”林安民也不太清楚。
聊着聊着,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看完了,同样也在小声讨论起来。
一时间,这个会议室变得如同菜市场一般热闹。
特别是几个稻田大村的村干部,他们才是压力最大的。
毕竟类似于新城村、新渔村,以前都是靠海吃饭,近二三十年又通过围海造塘,增加了大片水产养殖区,他们村村民普遍都有鱼塘,稻田与鱼塘之间的矛盾比较小。
而围湖村、石洲村、南山村、彭厝寮、新寮村、高中村、梅联村、梅西新寮、金盘围村等,耕地和鱼塘,水稻和经济作物的矛盾就非常大。
现在看到海陆丰公司的“稻豆鱼藕项目”,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只要可以提高村民的整体收入水平,那矛盾自然会减少。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记录了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虽然发展经济不是万能药,但对于目前的汕美各地,乃至整个粤东地区,经济问题就是导致矛盾的核心因素,因此发展经济对于当地有一针见效的效果。
从地理区位来看。
汕美市应该做的事情,是全力拥抱珠三角市场,做珠三角地区的农副产品供应商,同时打造好旅游城市的牌子,吸引珠三角的游客过来消费。
至于其他产业,确实并没有优势。
毕竟汕美的人力成本和消费成本比较高,加上已经错过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时机,同时官方在不断收紧环保政策,这其实是不利于汕美承接珠三角落后产能的。
之前梅拢镇金银首饰加工产业、可塘镇宝石首饰加工业,就因为环保整治,变得一蹶不振。
海陆丰公司的产业看似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高科技密集型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