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讨逆檄文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与陷入僵持状态、毫无进展的西线战场截然不同,东线这边的局势可谓风起云涌,联军的一系列行动接连不断地上演着。 

    在荆云的统领之下,包括联军在内的军队总数高达十三万之众。 

    而与之对阵的齐军仅有区区十万兵力,并且还分散驻守于其地和琅琊两地。 

    如此一来,联军在兵力方面显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多年来,其地与琅琊都受到了齐国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精心的经营。 

    特别是其地这个地方,它巧妙地借助了雄伟壮丽的泰山作为天然屏障,从而与琅琊紧密相连,共同构筑起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 

    这条防线犹如一把巨大的金锁,死死地封锁住了南方军队北上的必经之路。 

    想当年,在第一次齐楚之战的时候,楚军曾气势汹汹地进逼琅琊,致使琅琊瞬间沦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正是汲取了这样惨痛的教训,齐国痛定思痛,特意对其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加固。 

    这座其城曾经是其国的国都所在,但自从其国被齐国彻底消灭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齐国对齐城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直到后来楚国猛然崛起,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野心,多次在淮泗一线威胁齐国的安全,齐国这才如梦初醒,开始全力构建起由其地与琅琊组成的这条严密防线,以此来抵御来自楚国咄咄逼人的威胁。 

    尽管琅琊与其地能够形成相互呼应、互为犄角之势,但终究还是比不上联军那般机动灵活、变化多端。 

    东线主将荆云一边率领大军紧逼琅琊,另一边让蔡河带领水军伺机在海上消灭齐国水军,只是楚国水军在黄海海域上搜寻许久都没有发现齐国水军的踪迹。 

    蔡河看到这情况之后,就明白齐国水军应该是畏惧楚国水军,所以不敢出门。 

    于是蔡河就带领楚国水军来到琅琊附近水域,想要在齐国水军营寨挑衅一番,也存了一如当初一样将齐国水军灭杀在家里的心思。 

    只是齐国水军吃一堑长一智,齐国水军的营寨布局已经改变,成为了一个葫芦状,齐国水军躲在葫芦里面,在葫芦口居然使用铁索封堵,并在还设有步兵防守。 

    蔡河站在旗舰之上,看着那垂落到海水之中的手臂粗壮的铁索,一脸无语。 

    “将军,我们现在还打吗?”,左右有人对蔡河问道。 

    “打个屁,我们是水军,难道要登陆作战吗?”,蔡河没好气的回了一句,而后下令撤退。 

    齐国水军主将在了望塔上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当蔡河将情况告知主将荆云的时候,荆云也是无语,他没想到现在的齐国水军已经这么怂了。 

    不过怂也有怂的打法。 

    很快荆云又给蔡河下达新的命令,要求水军护送齐侯姜荼前往夜邑,与齐侯一起的还有五千楚军。 

    蔡河利用楚国水军的战船将齐侯姜荼和五千楚军从黄海海域绕道渤海湾,而后再登陆前往夜邑。 

    既然楚国已经伐齐,那手里齐侯这张牌不可能不用。 

    让齐侯姜荼前往洛邑向周天子告状这是第一步,这是为楚国伐齐打上正义的标签。 

    而洛邑的周天子在楚国重金的贿赂下,再加上齐侯姜荼的法理性,周天子爽快的颁布伐齐的诏命,还大方的赐下征伐礼器斧钺。 

    这可只有诸侯伯长才能有的殊荣。 

    得了天子诏命,楚军伐齐就名正言顺。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送齐侯姜荼入齐,树立王旗,招募心怀姜齐的百姓和贵族,行拨乱反正之事。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楚王熊章最终与理政殿内的诸位大臣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将齐侯姜荼送往夜邑。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考量因素。 

    其一,由于齐侯姜荼已然成功逃离夜邑,使得这座曾经作为重要据点的城池如今已沦为一座平凡无奇的普通城邑。 

    如今城内的士兵和将领数量尚不足千人,且城中各项基础设施依然保存较为完整。 

    此外,夜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临近广袤无垠的大海,无论是选择进军还是撤退,都具备相当程度的便利性。 

    其二,就当前齐国的军事布局而言,其主力部队主要集结于三个关键地点:帝丘、临淄以及琅琊、其地。 

    如此一来,除上述三地之外的其他区域则呈现出兵力空虚的状态。而夜邑恰好位于齐国东部偏北之处,正处于战线的后方地带。 

    倘若齐侯打算在夜邑号召忠于姜姓的国人清除叛逆,那夜邑所面临的来自敌军的压力相对较小,成功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不少。 

    其三,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齐国田氏长期以来重点经营的地域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