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商街大火 烧出蹴鞠球场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宋会要辑稿》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史书里记载,北宋皇城发生大型火灾有四十四次,其发生火灾的原因各异:有的是人为纵火,如宋太宗时楚王宫大火;有的是雷电引发,如宋仁宗时的大火。最大的一次火灾烧死了5000余人,还烧毁了皇宫的众多古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北宋皇城容易失火除了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住宅的密集度过高;二是建材的易燃程度过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灯火繁盛。例如,州桥夜市通常营业至三更,节假日通宿;皇城最大的酒店任店更是有这样的描述:“入其门,一直主廊约百馀步,南北天井两廊向晚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其灯红酒绿的场景真是让人羡慕。民间亦是如此,而皇宫更是容易发生火灾,例如大庆殿可容纳万人,宫廷内负责点灯的“灯官”就有500人之多。另外,进入到十二月,老百姓还有一个迷信的习惯——夜于床底点灯,谓之“照虚耗”。

    北宋皇城频繁发生火灾,消防制度也随之建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专有放火一章,文字很短,全部录下:“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及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馀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杈、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水扑灭,不劳百姓。”本故事中高衙内的骑兵营其实就是专职的消防队。

    高俅告诫高衙内要注意城外放火是因为外诸司在城外设有草场,《东京梦华录》是这样记录的:“近新城有草场二十馀所。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羊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北宋皇城消防措施完备,但是到了城外却有是一个防火的死角——天汉桥商街。因此说,放生在天汉桥商街的那场大火,虽没有史料记载,却不亚于城内的任何一场大火,它整整地烧了一夜,其破坏程度几乎是烧毁了所有的民宅。

    高衙内在那场大火中彻夜未眠,他作为消防队长,基于其掌握的简陋的消防设施是没有能力扑灭那场大火的,他只能救出一些失去家园的百姓。一大早,高衙内拖着疲惫的身躯,步履匆匆地来找西门庆,却听到西门庆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演唱西游记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的片段。

    “四泉,这么高兴?”高衙内推门问道。

    “哥,能不高兴吗?昨晚天汉桥街烧了整整一个晚上,火苗子足有一丈多高。”西门庆手足舞蹈,兴奋异常。

    “你啥人品呀,幸灾乐祸?”高衙内对西门庆有些不满。

    “哥,不是我幸灾乐祸,是老天爷长眼!”西门庆用手指着天花板,“你忘了前些天我在商街挨打了?”

    “你还记仇?”

    “那得看跟谁!”

    “咱俩那点误会,看来你是一辈子都忘不了了?”

    “人一辈子有几个喝过尿?忘不了,也不一定要记仇嘛!”

    “说的对。唉……”高衙内伸着懒腰,叹息着,“我都快累死了。”

    “哥,你先躺下,我给你叫个按摩的小妞来。”

    “不用,不用。”

    “怎么着?眼光高了,这里的妞看不少啦?”

    “不是。”

    “哥哥在哪累着啦?”

    “商街挨着草场,商街着火,我能不去营救吗?”

    “烧到草场了没有?”

    “没有,亏了前些天把附件的违章建筑都拆了,要不然,这回还真麻烦了。”

    “哥,你真有先见之明。”

    “咱大宋朝皇城对防火一向严格,在城内三百步就是一个放火分区,有人坚守。可是,到了城外,没人按朝廷的要求做,老百姓的房屋一间连着一间,着火就烧一大片。”

    “商街寸土寸金,谁舍得了利益?”

    “这下倒好,全烧没了,还谈什么利益?”

    “哥,你救火累了,不如倒在这里歇会。”

    “好好,我歇会。”高衙内斜倚在床榻上,半睁着眼问道,“四泉,你昨晚去哪了?”

    “我还能去哪,在屋里呆着。”

    “你怎么知道商街着火的?”

    “那么大的火,谁不知道?天上人间夜总会的人全出去看火了。”

    “你跟着出去看了?”

    “是呀,我出去就看到牛大家烧得最旺,我长这么大还没看到过这么大火呢,火光几乎映红了半边天。”

    “牛大油铺堆放的都是易燃品,烧起来能不旺吗!”

    “內哥,这火烧得太解恨、太及时了。”

    “此话怎讲?”

    “第一,替我报了仇;第二,替我们把拆迁的麻烦解决了。”

    “确实如此。”

    “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