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原剧情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多的不说,少的不唠。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回家,这里的冬天也太冷了,重活一回不容易,要好好保重身体。千万别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按照原主的记忆,她去车站坐上公交车,这个年代的路况也不好,车的减震器也不好,道路上坑坑洼洼的,汽车颠簸的厉害,屁股差一点给颠成八瓣。

    好不容易到了家,徐慧真也没去小酒馆,直接回到家里,躺到了床上。她需要平复一下心情,好好想一想未来的日子要怎么过。

    在原剧情里,贺永强离家出走前,和他的养父贺老爷子大吵一架,愤然断绝了养父子的关系,回老家找自己亲爹去了。

    贺老爷子是个睿智的老人,一辈子经历了风风雨雨,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能够顺利地活着,并且还留住了家业,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奈何他没有儿子继承家业,不得已过继了弟弟家的孩子,也就是贺永强。老爷子一辈子阅人无数,他看出来了,贺永强不是个成大事的人。于是千挑万选,选中了精明能干的徐慧真做儿媳妇,他相信有徐慧真的帮扶,贺家的小酒馆一定能生意兴隆。

    但是,事与愿违,贺永强不喜欢有主见、有点强势的徐慧真。他感觉阳光灿烂的徐慧真遮盖了他做为男人的光芒。反而喜欢性格柔弱,对他百依百顺的徐慧芝,在徐慧芝面前,贺永强感觉自己是个真正的男人。最后,他舍弃了贺家的产业,带着真爱徐慧芝回了老家。

    贺永强这种心理是典型的自卑,自愧不如,自惭形秽,自以为是。(作者就的词汇量多吧,看官们还有吗?补充一下吧?)

    可怜徐慧真前世今生都遇上了负心汉,这是什么命啊?

    贺老爷子临终前交待了徐慧真三件事:第一,家里的家具,包括小酒馆的家具不要丢了,都是好木头做的。第二,咸菜缸里那块大石头,也别丢了,那是好东西。第三,把过继贺永强的文书找出来,撕了。

    送走了贺老爷子,徐慧真擦干了眼泪,重新把小酒馆经营起来,不得不说她在经商方面很有天赋,小酒馆在她的经营下,效益逐渐提升。到后来公私合营时,小酒馆的利润是以前的三倍。真应了那句俗话:人比人不能比。不服不行。

    在个人生活方面,这个年代新政府刚刚成立,社会秩序还不太安定,徐慧真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徐静理,住在独门独院的小四合院里,很不安全。曾经就有男人半夜跳墙进来过。机智的徐慧真点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把来人吓地拉开门,撒腿就跑,暗恨爹娘没多给他两条腿。

    再加上有些人炮制出来的闲言碎语。于是,找个男人的事情迫在眉睫。徐慧真长的很漂亮,一双卡姿兰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忽闪忽闪的,微微一笑,自带妩媚。有房子,有票子,有颜值,这样的女人找个男人真不是难事,街道干部范金有,小学老师徐和生,甚至蹬三轮的强子等都对徐慧真伸出了橄榄枝。

    这样的好女人,贺永强却不喜欢,只能说他是撅着屁股看太阳,有眼无珠。换句话说,他和徐慧芝是王八瞅绿豆对眼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徐慧真最后选择了没有正式工作,貌不惊人的蔡全无结婚了。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蔡全无对徐慧真是忠心不二、百依百顺。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两个人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一起经历了公私合营,大跃进,十年运动,最后迎来了改革开放。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徐慧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经商天赋,开酒楼,办旅游公司,开农家乐。甚至把贸易都做到了苏国去。她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们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一路顺风,走上人生巅峰。

    三年自然灾害时,贺永强在农村生活困难。徐慧芝偷偷找到了蔡全无,发挥她白莲花的潜质,连哭带求地,想让蔡全无接济他们一下。最后蔡全无自己家里省吃俭用,每个月给贺永强家5斤粮食。要知道那个时候,城里的粮食也减量供应的,谁家都不够吃的,你有钱也买不到。这些粮可以说是救命粮。

    最可恨的是,蔡全无上门送粮,贺永强都不搭理他。在贺永强的认知里,徐慧真占了贺家的小酒馆,送粮食是应该的,是欠他们贺家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后来,贺永强病了,没有钱看病,徐慧芝又带着孩子上门了,一番忆苦思甜的表演,连吃带拿,粮食和看病的钱就都到手了。

    有一年,徐慧芝病了,没钱治病,在家里耗着。蔡全无开着三轮车去把她送进医院,徐慧芝在医院里住了一年,费用全是徐慧真出的,差一点把徐慧真搞得倾家荡产。这是把徐慧芝当祖宗对待啊!

    不得不说,徐慧真两口子真是圣母玛利亚的祖宗,太圣母了。

    如果换成现在的徐慧真,一脚把他们踹到西伯利亚去,那里待着比较凉快。

    比起贺永强来,那徐慧芝也是陈年碧螺春,茶里茶气的。当初徐慧真去医院生孩子,她和贺永强私奔,那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徐慧芝如果不愿意,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