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若寺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镜湖山脉以东,泗华江往南,名为淮城。www.yuhege.com

    这淮城说来也是奇怪,偌大的县城居然建立在浮墨县与觅仙县地界交壤处。

    只需再费些脚力,出了城,上了山。便能寻到那大若寺。

    这大若寺也是临近三县有名的释迦宝地,盖因那近乎有求必应的无上伟力。

    不论是求子求财,亦或者是平定安宁皆是灵验无比。

    寺庙坐落于镜湖山脉与淮城之间的金顶山山脚处,屋间瓦舍皆铺设了那美轮美奂的琉璃盏。

    就连主要供奉的婆娑世界释迦佛也是由金箔刷遍了金身,院内更是檀香萦萦,佛吟袅袅。

    那庄严慈祥的模样让人看了近乎忍不住虔诚跪礼膜拜,奉上香火油钱以保平安。

    按理来说,坐拥数之不尽的善男信女,享有繁荣昌盛的不断香火。这远近闻名的大若寺早应庙宇成群,华庭千栋,良田万亩了。

    可怪就怪在,历经数十年风雨的大若寺却是不曾沾染上半分烟火气息,反而是多出了几分庄严宝相的味道。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这寺庙周遭传闻香客频频于夜半三更失踪了。

    然而却无甚人在意,反倒是每年冬月,都会有慕名而来,想要皈依佛门的香客。

    本就热闹非凡的淮城近几日更是摩肩接踵,人影攒动。

    艳阳高照,清风徐徐。

    淮城中央搭建的高台处盘坐着十几位僧侣。

    其中最负盛名者,乃是身披袈裟,头顶毗卢帽,脸上沟壑纵横捭阖,却显得极为红润的老和尚。

    世人皆称这老和尚唤作慧明法师。慧明周遭盘坐着十八位抹金粉,穿僧衣的武僧。

    他们或坐或站,或卧睡或拈花...此般种种尽显罗汉真意。

    台下人声鼎沸,万人空巷。

    “听闻了么,那大若寺今年又要寻得十八名与佛有缘之人。

    不知我是否具有这份泼天的机缘。倘若真的皈依了大若寺,想来以后再也不用为赋税和生计发愁了。”

    “就是,近些年来世道不太平。赋税与去年相比又是加了半成,我孑然一身都只觉难以过活,就更不论那拖家带口的。”

    ....

    鼎炉中拇指粗细的供香不觉间烧了半截。

    “咚...咚...”

    沉重钟声响彻周遭,庄严繁褥的梵音袅袅声起。

    交头接耳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百姓纷纷仰头观望那由台上的僧侣。

    “阿弥陀佛..今年与佛有缘之人足有三十六人...”

    慧明法师左侧还有一盲眼僧侣盘坐于此。

    他亦然穿着袈裟,头顶毗卢帽。与慧明法师不同的是,他跟前还摆放着一卷近乎腐朽的皮册。

    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皆是分辨不出皮册的材质,只能断定它非羊,牛,马,猪等牲畜的皮囊所制。

    “确定了么...”

    盲眼法师不曾作答,,也没有点头的意味,只是张口露出了那剩余小半的舌根。

    此人竟是目不能视,口不能言的,耳不能闻的无垢之人...

    何为无垢?

    不外乎是,不受外界邪念叨扰,不见外界诸般地狱景象。

    ....

    只见他按照某种规律指向了人群中的百姓,被选中的人皆是面露狂喜之色。

    仿若被挑选上了,便是挣脱了苦海,前往了净土。

    台下负责维持治安的武僧跨入人群,百姓们见状自主的让开了一条道路。

    三十六名即将皈依大若寺的有缘之人被带往了台后。

    台上的慧明则是停下了低声颂唱,只见他缓缓起身,洪亮的声音笼罩了全场。

    “明日便是大若寺布施之日,届时火房会布施素斋,各位施主可前往取上一碗,共享福泽...”

    这布施日也称得上淮城难得的特色了,只要是进了五脏庙,不论多少任由取之。

    故此许多家中难以揭锅的百姓都会事先饿上几日,以图能吃个快活。

    ...

    世间僧儒道皆喜名川大山,不过三者却是稍有差别。

    顶峰多道观,这其中意味不过是便于山巅的道人们天人感应,以修术法;

    书院居山腰,院中学子既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亦不至于太过远离闹市喧嚣;

    寺庙聚山脚,慕名前来的香客能尽快见到那庄严宝相的诸佛,菩萨。供上三柱香便能脱离苦海,放下心中种种。

    然而此间的大若寺却是不然。

    整座山皆被那绵延不曾断绝的僧院占据,哪怕背阳的镜湖山脉亦有其踪迹。

    且再说,这三十六位与佛有缘之人,在僧侣的护送下出了城,往那金顶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