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当东方和拉美接通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第67章 当东方和拉美接通
八十年代初,想要打长途电话,得在专门的交邮大楼电信营业厅填单子,预交话费、排队、等着人工台转接。
跨洋电话就更麻烦一些,要填申请表,提供相关信息,姓名、身份证明、电话号码,以及目的地国家和对方的号码,并且说明自己的通话目的。
所以,这电话用了一个多小时来走程序,就不足为奇。
但它最终还是打通了,接电话的人道:“这里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纪念馆,我是纪念馆的馆长,也是马尔克斯的弟弟,请问你是——”
这通电话没条件开免提,也没条件让所有人都听到。学术研究会精挑细选了几个人到电话房,他们竖着耳朵拼命听着,余切来打,然后每有一句对话产生,他们就交头接耳,把听到的传给其他人,那里已经排成了长队。
只听到余切说:“我们这里是中国马尔克斯和拉美文学学术研究会的作家们……”
话还没有说完,电话那头激动道:“中国多么遥远的地方!”
余切略作思考道:“是的,但文学使得我们之间没有距离,当我们看到以马尔克斯先生为代表的一系列拉美名家作品时,我们仿佛就坐在一起畅谈。”
余切说的是很自然的,比较平静。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发觉在这个小屋里面,一些拉美文学研究者默默的流下了眼泪,他们同样激动不已,也许已经预感到,这些离奇的事情将会作为第一次引进拉美文学的阅读前小故事……
而最终,大家得以用这种形式,也让后来者得知他们当时走过的筚路蓝缕。
余切说:“先生,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加梅马尔克斯,我也是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是我们的姓。”
“好的,加梅先生,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必须长话短说了,我们有两个事情想要咨询你……”
“第一个是,1982年马尔克斯先生在诺奖晚会上手持黄玫瑰,在他的作品当中同样出现了黄玫瑰,我们想要知道这一朵在你们哥伦比亚是什么含义”
“辟邪。”
“辟邪”
“是的,因为在我哥哥拿奖之前,连续病死了好几个拉美作家,他感到忧心忡忡,于是带上了这一朵,他甚至害怕被人枪杀……”
黄津炎肯定懵逼了,他根本想不到能是这个意思。
真是拉美大舞台,有胆你就来啊。
这特么还不如阿根廷大蜘蛛呢!
余切没有纠结这件事情,而是继续问:“第二个是,我们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联系到马尔克斯先生本人我打听到他已经移居他处。”
“是的,他住在一间城市里的大房子,而原先这个是租住的破烂——现在修缮得好了,如果你想要联系到他,他有一个对外的通讯地址是……”
“或者,你可以联系我,我帮你知会他,因为他每周要回来一次。”
这个马尔克斯的老弟,碰到了中国人似乎十分兴奋,喋喋不休的讲着自己的事情,余切耐心听了十来秒,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切入道:“你们那边是什么时候”
“早上九点。”
“祝你早上好,也祝你的哥哥早上好,我们下一次再联系。”
“好的。”
“啪!”
挂断电话之后,房间里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余切!你讲的真好,是文学……让我们没有距离!”无论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一次接触,都是不为过的。
大家围绕着一个拉美人研究了两年,已经投入了不少感情。
赵镇江解释自己为何流泪:“我前些天还在翻译阿根廷来的诗句,然后我就接触了拉美文学史上的英雄人物,我感到那些史诗在我的眼前具现了,它那么的普通,但那么的让我自己心潮澎湃。”
赵德明也很难绷啊,他告诉其他人:“在发达西方世界里面,‘中国’这个词汇有遥远的意思。他们用‘cho’(中国人)和‘chito’(小中国人)来表示中国人,很多时候用的后者,在特定的文化领域里面,它暗含着脆弱,贫穷和落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