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失策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相比一些商业平台,像《获得》这种纯文学报刊,对作者还是很仁慈的。即便文章被发表,作者仍享有小说的完整著作权。

    也是因为单位性质不一样。

    《获得》是事业单位,办刊有拨款,工资有补贴,旱涝保收,基本上不参与市场竞争。

    当然,或许从明年开始会有所改变。

    另外,顾北名声不显。

    等他出名了,有了资本,也可以像王朔一般狂傲:“我写一个字五元钱,写两千字就是一万元。”

    虽然顾北的诗得到了作协的肯定,得了奖,还在《山城》上公布了,但是诗歌终究小众,作协纵然权威,却也不如明星伤了手指更有轰动效应。

    且后续的采访,顾北还躲了过去。

    “名声”想显也显不出来。

    又是第一次投小说。

    在珞建军眼中,《边城》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好,很好,非常好。

    但好的作品,就一定好卖?

    别说珞建军拿不准,就连顾北也不清楚。

    《边城》虽然在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排第二,被多个国家选入课本,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但这都是后话。

    《边城》最初出来时的情况,已无从考证。

    至少,顾北知道,在最初的几十年,《边城》刊印得并不多,直到2000年后才逐渐广泛传播。

    现在,在这个世界,还真不好说。

    珞建军已经拿出了他的最大诚意。

    顾北虽然觉得少了,为《边城》不值,还想争取,至少拿到单行本的版税,只是仔细考虑了下,希望渺茫。

    这是在《获得》,珞建军认识他顾北,若是其他的杂志或报社,有个编辑跟他谈就不错了,还想见到主编?

    所以,见好就收吧。

    看《边城》的市场反应,若是好,即便顾北不提,珞建军也会再次提高顾北的待遇。即便珞建军不提,其他报社也会提。

    “好,我听伯伯的。”

    “……”

    珞建军和周明诚不知道怎么了,见顾北松了口,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似乎拿下《边城》是一件十分重大而又艰巨的事。

    心里还隐隐有些激动。

    珞建军又看了看手中的诗。

    “这个,你……”

    “伯伯您看着处理,能发表最好,不过,我希望报社这边,轻易不要泄露我的信息,即便是其他的报刊问起。”

    向报社投稿的人虽多,但质量高的,能够达到发表要求的还是少,因此一些好的作者,就成了稀缺资源。

    报社与报社之间虽然明面上没有交易,私下里,编辑们之间,却有着默契,会将这些好的资源相互分享,然后各自去联系约稿。

    这也是一种人情世故。

    顾北想赚钱,但不想生活被过分打扰,所以低调做人是有必要的。

    “应该的。”

    珞建军点头答应。

    顾北又从书包里拿出两张纸稿。

    “这里还有两首诗,请伯伯雅正。”

    珞建军见此,竟有些期待。

    实在是,顾北出手三次,每次都让人震撼。

    特别是他的诗,不仅超过了当代,就连一些先辈都比不了,这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简直是个妖孽。

    接过稿纸,珞建军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诗作言简意赅,细细品味,冷静中暗含期盼,平淡中暗含彷徨,似静却极动,似冷却极热……

    顾北似乎极为擅长用极为简练的词语说出十分丰富的意思,上次在他家吃饭也是如此,简简单单地两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就将少年的心境剖析得明明白白。

    这是一种天赋,是老天爷抢着喂饭的那种,别人是学不来的。

    看着这诗,珞建军又想到女儿。

    若是这是顾北现实生活的写照,若是那个诗中“你”是珞可,那该多好啊。

    珞建军不喜欢顾北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是诗人。

    诗人的感情世界都太过自我,他们脆弱,他们敏感,他们追求精神,他们太过理想化,而其他人别说走进他们的内心,就是理解他们的感情都很难。

    这种人不适合成为伴侣,甚至不能够正常地生活。

    他对诗人没有偏见,但他一直给女儿强调,两种人不能嫁,诗人和艺术家。

    叹了口气,又继续看下一篇。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