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梁水患(一)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复仇男主竟是白莲花》 

    万阳十七年,这是南魏与西芥开始商贸往来的第八个年头,位于三国边境的雍州,一如往常的热闹。纷杂的叫卖声混着过路的牲畜留下的腥臭,一队车马松松散散地朝出城的岗哨走去。

    “师兄,你说今儿西芥的兵会拦我们吗?”

    说话的是一个身着粗布马褂的伙计,看起来估摸着只有十四五岁。他手里牵着被货压得毫无生气的马匹,转头乐呵呵地望着前面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商队长。

    “最近是恪多的巡防期,就是拦了也能走。怎么?又想贪点过路费?”

    少年被师兄调侃,不好意思地绕着头,不再言语。而领头的年轻人撇了少年一眼,也没再说什么,抬眼朝着城门口望去。

    年轻人身量高大,多年的马队生意也没掩住他天生就白的皮肤,倒是常年搬货,让他练得很结实,挽起来的袖子露出隐约的青筋。

    “你上次的银子又拿去斗蛐蛐了?你不小了,把这趟货送好,回去给你娘把家里的顶修修。最近雨多,那几片碎瓦根本顶不住。”

    听了师兄的话,少年微微红了脸,一边点头,一边将手里的缰绳紧了紧,转头招呼后面的队伍跟紧些。别过头的时候,依稀能看到国境线上插着的龙虎旗。

    那是北梁昌安营的军旗。

    “站住!”

    马队行到城门口,门口的哨兵喊停了商队的车马。

    今天的岗哨确实换了新面孔,为首的士兵二话不说一把长枪便抵在了年轻人胸前,周围的哨兵也都三三两两围了过来。

    “出关文牒或者行商令牌。”

    士兵的长枪渐渐往上,最后停在了年轻的咽喉处,刀尖碰到的地方已经渗出了血,而年轻人赔着笑,缓缓躲开面前的长枪,转头冷着眼看向少年。

    “平芜,有点眼色!”

    名叫平芜的少年应了一声,忙从队伍中间跑过来,学着师兄的模样挂着人畜无害的笑脸,装模作样地在马褡子里翻了半天,最后哭丧个脸望向师兄,“咚”一声就跪到了地上。

    “叫你拿个令牌你都能忘,我们从平州过来山高路远的,难不成还要折回去?赔了东家的货,你我下半年喝西北风?”

    年轻人俯着身用手指点着平芜的额头,看那些哨兵没反应,又撩起袍子一脚踹在了少年身上。而那少年反应也很快,立刻侧身躺在地上不停叫唤。

    “行了,”哨兵叫住了年轻人,“你们是平州过来的?怎么走雍州道?”

    说罢,哨兵的手在空中摆了摆,那年轻人自然知道其中意思,忙不迭就从怀里掏出一个腰包,恭敬地递到了哨兵手里。

    那腰包不大,但是看着有些分量,哨兵在手里掂了一下,又打开向里面瞅了两眼,随后给后面的人使了使眼色,文簿就停了笔。

    “我们是北梁的商行,最近不是岭扬江发了大水嘛,澎州那边的关隘落了锁,我们也是好不容易从平州走了官路才来的雍州。一路上光打点就花了不少银子,要是这临了了没办成事,回去我们也没得干了。”

    那年轻人言辞恳切,本来高大的身形如今缩作一团,故意矮了哨兵一头。

    “下不为例!但是这流程还是要走的,登记姓名,籍贯,往来货物名录,然后把抽验的货交上来。”

    哨兵的话刚落,地上的平芜快速翻起身,抓上一个布袋就朝哨兵出走来,要递的时候还用自己的衣服蹭了蹭袋子上落的灰。

    “你小子有前途。”

    哨兵嘴上笑着,随意地打开布袋子捻了捻里面的东西,只是他眼神里的蔑视却没逃过年轻人的眼睛。但是年轻人依旧挂着笑,用手压着平芜脊背朝哨兵举了几躬。

    “陈京观,平州人,送的是今年新产的黄粱米。”

    应付完前面,这个自称陈京观的年轻人就走到了登记的凉棚下,他自报完家门又朝文薄的袖子里塞了颗碎银。

    那文簿抬头望了他一眼,却什么也没说,记下信息后抬手示意哨兵没问题,哨兵点了点头就放行了。

    “师兄,你怎么还给文薄也给塞银子?你给的还是上次去腾里挖的砂?您那部分还没用完呢?”

    平芜出了城就恢复了刚才的神气,拍了拍身上的土追在陈京观屁股后面。而他那两条腿显然跟不上师兄的步子,他便一屁股跳到了粮车上。

    “我虽然报的是平州,可是南北官话却有所不同,文薄的耳朵很尖,这点纰漏不能出。至于那些银子,是我先前就从腰包里拿出来的,反正给的都是一波人,多给少给他们也不会对账。”

    陈京观的语气很淡,他说着将手里的缰绳递到平芜手里,自己整了整刚才屈身弄皱的外衣。

    “这也是我想问的,咱们明明是雍州的商行,为什么说是北梁的?”

    平芜年岁小,往年都是他哥哥平海跟着陈京观送西芥的货,今年平芜非要闹着跟陈京观去,他拗不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