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沉疴墨吏(三)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不如你刚才所说的。你果真不止于此。”
闻言,席英低下头的时候嘴角绽开一抹笑容,她抚了抚布料上凸起的纹路,用手指寻找藏在布背后的针尖,轻微的刺痛后她拿开手,任由针头刺穿布料,然后看着它在料子上留下痕迹。
她说不上自己为何会喜欢刺绣,可她最难受,或者最无聊的时候,想到的总是寻一块布来作画,她享受刺绣让她慢下来的感觉,也喜欢每一针都没有余地的果决。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在刺绣的时候她可以选择,在何时落针,在何处落针,即使绣坏了无妨,大不了自己再掩一层新的去修饰。
她做的决定,只与她的心情有关。
这样惬意的路程,更像是一次旅行,是过去一年匆忙后得到的片刻休憩,等陈京观到廊州时已近秋日。
按理说照廊州的气候,这里的秋分时节必定伴随丰收,甚至还会比其他两州收获的更早,在这种情形下粮铺的价格应该是一年中最低的。
可是陈京观进城后绕了三条街,无论是街面上很气派的大铺子还是小巷间藏着的小粮商,他们的价格都居高不下,甚至有冲破水患那年阙州粮价的势头。
陈京观心里当然的生出些猜忌,但是他新官上任,又是从武将跨到文官,怎么说都有些不伦不类,在这种情况下他最好先收敛些。
于是他搬进了提前托穆家兄弟找好的房子,一切收拾齐整后,他登上了廊州刺史史忠的家门。
在陈京观还是昌用的马队伙计时,史忠就已经是廊州的刺史了,他是自请从阙州来到廊州的。
当时他给出的理由是自己不适宜在京城旧居,至于为何不适宜,他没有明说,萧霖也没有过问。
之后这些年史忠始终是那副游离尘世外的样子,他听不懂上门来攀附的话,也听不懂历届知州的暗示,不过他于这些人而言没有利好,却也没有成他们的阻碍。
他如同泥塑的菩萨,听完了尘世的愿望,却无动于衷。
甚至说那年广梁水患,他其实很早之前就察觉陈京观有所动作,但是当时的知州对此没有反应,他也就置若罔闻,后来得知那知州早就不想在南魏待了,他用廊州粮仓换了陈京观送他们一家去平州生活。
他就这样我行我素的过着自己的日子,无功无过,守着他家的两个小子慢慢长大。
陈京观站在史府的门口,抬头看了一眼上头牌匾,他身后跟着的席英和平芜一人提着一包东西,不贵重,但总不好空着手来。
“你家大人在吗?”
陈京观拦住了刚跑出院子的小厮,那小厮觉得眼前的人脸熟,但是又没敢认,就谨慎地点了点头。
“多谢,”陈京观笑着回应他,却又伸手抓住了刚要走的小厮,“见你家大人需要通传吗?”
小厮看着眼前人的模样,第一直觉就是此人不好惹,他原本想扯回自己的袖子,可是下一秒就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您是?”
小厮犹豫片刻开口问道,等着陈京观报出大名,他十分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
“少将军稍等!我立刻进去通传。”
那小厮一溜烟往屋里跑,不一会陈京观就看见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由 那小厮带了出来,他见到陈京观时恭敬地行礼,然后笑着开口道。
“在下史如,家父今日外出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少将军屋里请吧。”
眼前的少年看起来很清瘦,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他说话时手上还拿着一卷书册,佝偻着腰显得有些拘谨。
“别叫少将军了,如今我位阶在刺史之下,公子直呼我大名即可。”
陈京观边说边随史如往屋里走,可史如听闻后却忙摆手道:“少将军之名,无关官职,是您当得起这个称呼。”
史如说话时腰弯得更低,陈京观看见他抓着书的手因为紧张而死死握着,他便笑着应了一句“谢谢”。
“不知公子在看什么书?”
陈京观想转移话题让史如放松一些,却没成想他此话一出,眼前的人反而更紧张了,连忙将手里的书踹进了怀里。
“没什么,一些闲书。”
史如的神色紧张,陈京观也便没有多问,跟着他进了正堂。
他刚坐下没多久,一个和史如长得极为相似的人从书房里出来,远远地朝他行礼,然后去厨房端了一杯热茶。
“在下史若,刺史史忠的长子,见过少将军。”
眼前的两人站在一起时,陈京观才看出了些细小的不同,史若比史如高大一些,眉眼间更多了几分锐利感。
陈京观微微点头,史若就带着弟弟迈步坐到了陈京观对面。
“不知少将军今日来,所谓何事?”
史若先开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