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炎黄出品,必属精品 第(3/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您放心,我不会让关心我的人失望的,也不会让组织失望的。每一步,我都会走得坚实而稳健。”
姜院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
你有着不凡的起点,也有着无限的可能。”
2004年1月1日11时燕京国新办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来自国内外的媒体记者齐聚一堂,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等待着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华科院副院长姜冕恒的发言。
姜院长稳步走上讲台,脸上全是自豪和从容。
“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宣布,神舟五号飞船在经过了绕地球14圈飞行以后,于今天燕京时间6时23分在塞北中部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的身体状况非常好。”
老爷子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和底气。
随后,姜院长详细介绍了飞船返回的过程,包括推进舱的分离、返回舱的再入大气层、降落伞的打开,以及着陆缓冲发动机的启动,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华国航天技术的精确和可靠。
“姜院长,您好,我是路透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未来在载人航天方面有什么计划?”
路透社的问题中规中矩,姜院长的回答也是四平八稳。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将按照我国政府早在10年前就确定下来的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战略。
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继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第一,实现在太空的出舱活动。第二,空间飞行器的交汇对接技术。第三,建立空间实验室。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把我国的载人人航天技术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开发和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姜院长,您好,我是法新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是否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
姜院长闻言,心里冷笑了一声,而后开口回答着,
“我国没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我们的技术路径与其他国家不同。
目前华国也没有达到那个技术高度,我们要解决的是基础的问题。”
姜冕恒的答复,让外国记者们嘴角露出了笑意。
承认差距就好,看来华国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实力只能在近地轨道上玩。
“姜院长,您好,我是朝日新闻的记者。请问华国在近年内是否独立掌握了太空技术?”
国内记者们闻言,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飞船都回来了,还特么的都不算独立掌握?
意思是我们的上天,还是其他人的帮助下才成功的是吧?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讲台上的姜院长。
姜院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我们的空间计划刚刚起步,空间实验室的计划,并不会向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这样的空间实验室追赶。
我们要解决的都是将来空间应用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独立掌握。
但是在掌握这些技术的时候,我们并不排斥外来的帮助,因为阿美莉卡和熊大比我们有经验的多,我们很愿意向他们学习。”
朝日新闻的记者虽然觉得姜冕恒的这个回答,太模糊太模棱两可,但也不好说什么。
而国内记者们的脸上,全是木然。
他们很想说,老爷子能不能不要那么实诚?!
全国群情激荡的时候,能不能说些提劲的话?
而且,他们也很是奇怪,这种话怎么能让这位爷来说?
不客气的说,这老爷子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是国内最顶级的衙内。
他的身份,很难不让人去多想什么,他的话语,也很难不让人认为这是官方的定调。
台上的姜冕恒垂在讲台下面的手,拳头都捏紧了。
不过看见欧莓记者那笑容中明显的‘高人一等’和‘理所应当’,老爷子也笑了。
还是那小子说的精辟。
‘弱则共同开发,强则自古以来!’
‘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给老子炸!’
‘特么的,总有一天,就算不是老子也会是其他人喊出:太阳系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应许之地!’
没道理一个18岁的少年都懂什么叫做‘韬光隐晦’、‘忍辱负重’,自己50多岁的人了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脑子回想起少年说起那些话时脸上的隐忍,姜院长咬了咬牙,继续补充着,
“我们愿意与平等对待我们的,在技术上平等对待我们的国家来合作,而且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寻找合作。”
豁出去了,这张老脸…
不要也罢!
欧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