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董江波专访编剧张巍陈彤:作家转行编剧需专业学习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成经典的情境。

    张巍:台词和动作。

    陈彤:对,就是你这个东西,能外化。

    张巍:可以被表现能被理解的。

    陈彤:能经典的,就是说出来都能理解的,所以这点儿讲,写喜剧要比写悲剧难,什么生死别离,眼泪就下来了,可是你说写喜剧,你的笑点和我们的笑点不一;最难的是写悲喜剧,这就更难。这个东西是戏剧上的东西,它和写小说不一样,写小说你可以渲染,你可以写那些形容词,让大家伤感,写剧本就不成了。

    三、以“新概念”为代表的庞大描述性语言不适用于剧本创作

    董江波:两位老师,能不能举一个这种“渲染”的实际的例子。

    张巍:我特别有经验,有一年,我的班上来了一个学生,据说当年在新概念拿了大奖。其实,我很怕新概念的获奖学生了,他的学生特别能渲染。这个学生,写一个早晨的薄雾的场景,用了3000字来描述,可能对于编剧来讲,连十几个字也用不了。

    他就写:一个骑单车的少年,在凌晨四点薄雾的海边。然后告诉我,要用王家卫那样的感觉去拍,要抽真,要深,要特别蓝,各种蓝,然后写的是各种明媚忧伤,你懂的,就是那个,我说不出那种词。

    陈彤:写小说的语言和电影电视剧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写小说,就是有这种情绪描写,一个情绪你可能就要写3000字,那个叫文字好;但做剧本,你就得把文字好变成影视语言。

    张巍:这个情绪渲染在影视语言里没用。

    陈彤:当时,王海鸰老师跟我说,写剧本,你就是要写干货,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或者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如果是小说,他不抒情两千字是不可能的。

    张巍:我刚开始接触小说是,确实觉得小说好写,因为对我来说,小说不用改就是一气呵成,没有那种推翻重来的苦恼。

    陈彤:剧本经常推翻重来。

    张巍:然后一场对话,要好几千字过去了。在剧本上比较难处理,吵架我们可以写三五分钟,如果没有亮点,观众就会觉得闷觉得无聊。现在很多编剧他不能解决说话的问题,吵架,然后就是揪头发,互相扇耳光,然后大喊:你还我男人。各种诱惑。

    陈彤:那是韩剧。

    张巍:就是把我的男人还给我,看到各种,然后就开始踹他踢他,很多情节纠葛,感情纠葛,很多东西,这个很难的,确实不容易。

    陈彤:我这样来讲,写出一本好的小说可能容易,但就算写出一个差的剧本,也是很不容易的。

    张巍:我们的经验,改编小说成为剧本,不偏移了,字数就多了,比如我这本《太太万岁》,这样字数的小说要改编(董江波注:太太万岁约20万字),正常情况,只够五集电视剧的量;如果我是一个单纯写小说的,我怎么样把他变成三十集;就算对编剧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考验,不光是拓展,不光是丰富。

    陈彤:整个结构都要改。

    张巍:整个全盘的考虑,能保留什么,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其实是好小说难改,坏小说好改,改的好的电视剧都是坏小说改出来的,大部分(笑),这是实话。当然,好与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

    四、国产剧丰富和转型需要培养观众

    董江波:像我这个年纪的中国观众,我84年生人,尤其是女性观众特别喜欢美剧,两位老师以后会不会尝试这方面的创作,张巍老师的风格跟一些美剧还挺像的。

    张巍:你喜欢那种美剧?

    董江波:比如《欲望都市》。

    张巍:好想好想谈恋爱。

    董江波:但是,我们完全自己可以写。

    张巍:中国有那种类型的,比如《男人帮》嘛。

    董江波:但我觉得节奏太慢。

    陈彤:它是觉得节奏慢,你看美剧,会觉得它的节奏特别快,除了表面化的东西,他的语速非常快,他的结构推进就会非常快。说实话,美剧一集里面的信息咱们能弄好几集。

    张巍:我本人看不了,以及说话语速特别快的人。我曾经尝试一个很大的戏剧创作,那个戏在央视8套播出,播到12点。像我婆婆这样资深电视剧迷,7点钟出门散步,在溜弯,12点以前她肯定要睡了,她不能盯到这么晚。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有一集没看,她第二天就完全接不上,并且里边还有点家庭伦理的东西,她得问,怎么回事啊?怎么回事啊?

    我也看美剧,我也爱看那个戏,我也觉得主流电视剧慢。但是,咱们主流电视剧慢,主要是因为两低一高,低学历、低收入、高年龄,就是这种叫主流电视剧观众,我也很痛苦,就是我觉得一样的痛苦,我希望快,容量大节奏快,丰富,包括表现事情的尖锐。

    我觉得美剧都是,他写的都很尖锐。上面写一个死一个人,主妇们就都开始闹腾。我想,这个可能需要整个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的进步繁荣,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