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六十九回 荣国府流水记事 第(1/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夏恒在贾元春出生后, 满以为这个生在大年初一的侄女会迎来各方的重视。即使不像贾宝玉那样满大街的宣扬,也应该被赞几声生在了好时辰上,不想身临其境才发现红楼中元春有大福气的噱头根本没人提及。

    细想来却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一则是出生于大年初一的孩子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若生在这天的都有大福气,那干脆算算日子与都生在大年初一好了。再说生在大年初一也证明不来有福气, 比如他院子里的吴嬷嬷, 就是大年初一的生辰,结果被赶出了夫家流落为仆。

    二则是贾元春毕竟是个姑娘, 总归是要嫁出去的,有福气没福气的那也得看在夫家过得如何。贾宝玉为何被说是有大造化,就是因为他是个男丁, 可以顶立门户。说起来王氏还因为生了女孩坐月子都没高兴起来, 就是出了月子看上去都还闷闷不乐的。

    这个也好理解,原著中贾元春可是大姑娘,如今因为蝴蝶效应多了个贾瑶,她就成了二姑娘。对了, 元春是乳名,族谱上写得是贾瑛, 由此可见, 嫡出的女孩都顺着男丁排行,庶女就没这个待遇了。

    接着说贾元春有大福气的生辰,, 夏恒想应该是后来贾元春入选女史进宫时才被提及的,这样才能受到贵人的注意。只是谁也没想到注意是注意了,却被新帝认为是四王八公妄图走甄家的路子,最后想出第二个甄贵妃的贾家便成了出头的榛子,落了个白茫茫一片的结局。

    虽然不知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夏恒开脑洞。尤其是宫里皇子皇女也相继出生,夏恒总是在脑海里模拟贾元春成为贤德妃的过程。

    夏恒模拟这个场景自然不是闲的,贾元春可是和贾琏同岁,开场的时候贾琏都二十来岁了,可见贾元春封妃时年纪已经算大的了。先不说贤德是封号还是提前定下的谥号,这一上去就是妃位,说没有猫腻谁信呀。

    反正夏恒是不信的,不过信不信的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荣国府因为郑氏和贾瑚以及贾瑶的存在,未来已经有了不少的偏差,贾元春会不会入宫还是两说呢。所以夏恒想想也就过去了,荣国府的未来再怎么坏应该也坏不过原著了,再说即使荣国府如原主中一样毁灭了,那还有几十年的光景,那时的他还不知身在何处呢。

    如今的贾元春不过是个婴儿,王氏压根没想到自己的女儿未来会成为后妃,对元春的疼爱远不及对贾珠的重视。出了月子后就忙着想办法把交出去的管家权收回来,还想着能从即将临盆的郑氏手中再拿过来一部分。

    可惜,郑氏手下多能人,早早就安排好了自己院里的事情,即使是贾母想插手也不过是赐了个丫头做眼线而已。而郑氏已经不想着贾赦和她能琴瑟和鸣了,相敬如宾也凑合过了,一个丫头而已,往房里一扔想出门作妖也得看出不出的去。

    所以正是在贾母赐了丫头后立刻又送了一个给贾赦,贾赦到底都受用了,郑氏也愈加符合当今社会的贤妻的标准了。贾赦毕竟是封建男权社会成长起来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母亲是在疼爱他,妻子也愈加大度,所以说贾赦变成后来的模样,也是他本性使然。

    老太太见此情形只能在心里叹气,到底是母子天性压过了她的养育之恩。说不定贾赦还会埋怨她的抱养,否则怎么会得不到和贾政一样的疼爱,如今得到自己的母亲的重视,正在兴头上的贾赦恐怕是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奇怪,在家里越是被压迫的孩子就越孝顺,反而是被宠溺着长大的孩子越不孝。老太太也知道贾赦从小不被贾母待见,如今贾母给了好脸色自然就颠颠的凑了上去,不过老太太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多少日子了,希望这母慈子孝能一直演下去也是好的。

    就是夏恒看的牙疼,夫妻跟客人似的,那能是夫妻,跟房东和房客似的。因此贾元春洗三和满月宴看着是热热闹闹的,给夏恒的感觉却是虚得不行,不过看着白白胖胖的侄女,夏恒还是很大方的送出去了两副不同样式的银锁和银手镯及脚镯。

    就算被王氏腹诽,他没打算送个金玉出去,财不外露是真理,他一庶出能送个银质品已经不错了。而且贾敏就算送出去的是玉锁,王氏也绝对不会认为贵重,反而会觉得府里贴补贾敏太盛。

    或许是有人就天生不对盘,这两人一个是女子无才的代表,一个是满腹经纶的才女,共同话题基本没有,能相处的好才是怪事。只是目前看来两人没有交恶到原著中王氏踩黛玉的程度,也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会变成书中景象。

    毕竟林黛玉的出身要比薛宝钗高了不少,五代列侯可比紫薇舍人的名头响亮多了,就这还不被王氏待见。夏恒总觉得是因为贾敏这个才女的名头,这才导致王氏对才高八斗的林黛玉不喜。

    而薛宝钗显然深知王氏的脾性,除了在姐妹跟前展示过自己的博学,可从没在王氏跟前显露过。至于后来逐渐展现出来的才华,想来是因为林黛玉已然成为孤女,她已经成为不二人选,况且王氏也希望贾宝玉光耀门楣,有个识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