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一年夏(28)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动作也方便了许多,便于沈清蘅瞧得清楚些。
沈清蘅原本就是个灵巧聪慧的小娘子,只是性子懒,没有人带着就不会着意去学些什么东西,但若是真正学起来却领会得很快,几乎是一点就通。
试着团了两三个,便已渐渐摸着了门路,做得像模像样了。
到最后,眼看只剩十几个面皮,偏她还没过瘾,干脆笑吟吟地撵她:“嫂嫂,你忙活了一下午,可别累坏了,要不先去歇着吧,这些交给我来就行。”
傅媖好笑地瞥她一眼,顺着她心意把那张刚拿起的面皮递回到她手上,打趣道:“好好好,都给你。这么爱做青团,我看不如赶明儿也给咱们清蘅在街上支个摊子,到时候四平街上只怕不光有豆腐西施、胡饼西施,还要多出个青团西施了。”
“嫂嫂”,沈清蘅嗔怪地嚷,两腮微红,像颗水嫩嫩的粉桃,蓬勃的生气几乎要从眉眼里溢出来。
傅媖故作惊讶地一指,越发调侃道:“呀,这是哪里来的青团西施,瞧瞧这脸白里透红,眼是眼鼻子是鼻子的,长得可真俊呀!”
“嫂嫂,你再取笑我,我要找阿娘评理去!”
小娘子被她臊得脸红,撂下手里还没捏好的那只青团,转身作势来挠她。
傅媖一边躲一边笑着讨饶:“不敢了不敢了,小西施手下留情……”
笑闹声一直传到院子里,穿透了那面单薄的方窗。
沈清衍握笔的手一顿,原本极顺畅的一笔却在白宣上划出道深深的印痕。
他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抬眼循着那声音望去。
他目力不错,能清楚地透过两扇窗纸望见昏黄烛影下那两道纤细的身影,一个追着另一个,时不时在窗下一闪而过。
这样的玩闹在孩童身上倒是寻常见,但出现在这方院落里却是难得。
目光略作停顿,却很快又收神,等视线移到那张已然作废的墨宝上,他顿了顿,长指忽然在那处未干的墨迹上轻轻拂过,染上一点墨痕。
垂眸良久,他突然抬腕重新饱蘸墨汁,将余下的字继续书完,一气呵成。
这副字写得不好,却适宜来日挂在暗无天日的藏室中,留作自观。
*
两个人玩闹了一通,沈清蘅才又老老实实地回去团她余下的那十几个青团。
越到后面,她手法越发纯熟,一看就是个有天分的,傅媖不禁动了念头。
沈清蘅只是年纪尚小,因此一言一行都显得天真可爱,但却并不是个娇气性子。
沈清衍一朝失势,从东京官宦之家到如今市井升斗小民,落差不可谓不大,却没听小娘子抱怨过一句,平日里看似嘴巴欠总爱去逗弄她兄长,但私下里对他却满是体谅和心疼。
不得不说,她运气极好,沈家人皆心正神清,是良善之辈。
或许,她可以着意教一教清蘅,等来日她有了自己的铺子,无论是与清蘅搭伙也好还是请她帮忙也罢,都好。
傅媖思忖的功夫,沈清蘅已将剩下的青团都捏好,转身唤她:“嫂嫂,我都弄完了,咱们这就起锅蒸吧。”
傅媖应了声,取下甑锅的盖子看一眼,里头热气腾腾,腊肉表皮泛起一层细密的光泽,蒸得红润油亮,这肉做熟时似乎是用果木熏烤过的,此刻被热气蒸发出来,还隐隐飘着一股独特的香。
她连忙将瓷碟取出来,又把里头的红豆粥也提前盛进瓷盆里。这个时节倒不怕东西很快就放凉,但青团要再蒸上将近一刻钟,为了留住热气保持口感,她还是取了干净的笼布来盖住。
一只只圆胖的青团被小心翼翼地放到箅子上,不用傅媖说,沈清蘅便转身跑出灶房,又在檐下挑了几根粗壮的木柴进来,抱起裙摆蹲在灶台前自觉地添柴。
嫂嫂说了,一次添太多不行,木柴垒得太实都压在一起也不成,都会把火苗闷死。
她从前从不知道,原来烧柴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她一直觉得自己运道不错。
虽然打从记事起就没见过阿爹,但是阿娘一直十分疼爱她,比对兄长更甚,而就连兄长那样生性寡言冷肃的人一向也对她多加纵容。
即便她幼时跟着阿娘和兄长一起过过很长一段时间贫寒的日子,可也因为她那时年岁小,那些家务事阿娘和兄长都不叫她来做,最多也就是阿娘绣东西的时候会喊她过来帮忙穿针。
而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等她长到八岁那年,兄长就中了进士,她也跟着沾了光,摇身一变成了官家小姐,此后过的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若不是兄长被夺职回到镇上,又与嫂嫂成婚,只怕她到如今还不知道灶火要怎么烧,鸭子要怎么喂,街上卖的青团又都是如何做出来的。这些东西跟她从前学的琴棋书画半点边不沾,可她却喜欢。
因为这是跟她原先接触到的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虽然没有从前那般花团锦簇,但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