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你们是不是要反省一下了? 第(1/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计算所的刘钊元大概比卢岩湘晚知道这个消息一个小时。www.guiyunwx.org

    倒不是刘钊元的消息不够灵通。主要是最近计算所的工作很忙。

    其实计算所这边的工作一直都比科学院那边的工作忙。没办法这边都是较为务实的计算类工作。

    摊上性子急的甲方,恨不得一周打几个电话过来催促。

    这也是当时计算所的刘教授会跟材料所的马博涛产生不快的原因。

    没办法,搞科研的都认为自家项目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人的项目都是在浪费国家为数不多的研究资金。

    好吧,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对外话肯定要这么说。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信了。

    具体的表现就是没事儿就找到知道计算所这边在帮别人搞事情,没帮自己搞事情就觉得是在不务正业。

    显然这也的确会让许多搞辅助计算的数学人觉得不堪其扰。接到类似马博涛这样搞材料研究的电话,自然没什么太好态度。

    而且对于搞计算数学的来说,对于数学理论这块并没有那么关心。

    毕竟计算数学更关心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算法实现,毕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现实问题。

    至于理论上的完备性或抽象的逻辑美感,那是搞理论的那些家伙才会喜欢关注的东西。

    所以没人专门给刘钊元打个电话说这些。

    不过现在计算所有一帮精兵悍将已经成了乔喻的“迷弟”。

    术业有专攻,闻道亦有先后之分,一线搞技术的崇拜牛人是有传统的。

    晚上吃完饭,把还在加班的技术骨干叫来办公室询问登月计划计算进度的时候,他才听说了这件事情。

    “乔喻宣称解决了黎曼猜想?”

    “是啊,您还不知道?外网都已经都已经快要传遍了!”

    好吧,这句话其实是有些夸张的。

    只能说小范围内已经传播开了。毕竟现在距离论文在arXiv上上发布才过了两、三个小时。

    不过也不算特别夸张。毕竟连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很多数学界的大佬都在各自社交平台上的账号上发布了这个消息。比如陶轩之就在博客上发布了相关内容,并且宣布了他已经同意了成为论文联合评审团成员之一。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知名期刊会使用双盲或者单盲评审的方式。但显然针对证明了黎曼猜想这种论文并不适用。

    加上乔喻已经将论文发布在了arXiv上,所以这次直接用的是公开评审与国际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或者说数学社区验证等方式。

    就好像洛特·杜根正在做的。直接邀请了十二位领域内的顶级专家,进行公开的联合评审。

    这种模式下,作者跟评审团成员之间不存在匿名,因为正如洛特·杜根跟乔喻说的那样,双方之间反而需要频繁的直接做学术沟通。

    乔喻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回答任何评审团成员针对论文证明细节提出的问题,确保任何细节都得到清晰解释。

    这种评审模式自然也不需要评审人保密自己的身份。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不但能大大缩短论文审核的时间,还能保证论文细节的判断不出问题。

    不管是佩雷尔曼的庞加莱猜想证明,还是怀尔斯的费马大定理证明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验证模式。

    前者的证明被多个国际研究团队验证了三年时间。怀尔斯的证明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社区审查跟修正阶段。

    当然这两篇论文验证的时间比较长也是有原因的。

    前者的证明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包括袁老在内许多人都认为佩雷尔曼初期的工作,证明并不详细过于简略无法接受。

    许多关键步骤被简单地提及或跳过,细节没有完全展开。这些国际研究团队在佩雷尔曼工作基础上做了许多补足。

    至于怀尔斯的证明当年用了一个显然,但显然他用的那个显然并不那么显然。

    而且恰巧那个显然还是个关键步骤,他需要一种全新的技巧来完成一个后来被称为欧拉系统的结构推导。

    审核团队发现了这个步骤存在逻辑漏洞,于是怀尔斯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去处理这个“显然”的问题,但好在最后他还是成功了。

    显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审稿模式远比双盲或者单盲评审更加严格。全世界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论文跟审稿人,保证了论文任何一点逻辑漏洞都不可能放过。

    加上搞科研的能比普通人更方便接触到外面这些信息。所以计算所关注乔喻的人能了解到这些消息也不奇怪。

    当然这些落入刘钊元的耳朵后,他是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虽然他不是搞理论的,但黎曼猜想有多重要自然也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