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章 波士顿往事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罗曼蒂克回忆录》
春季波士顿的下午,阳光灿烂,美如金黄柿果,斜阳透过云层,河面变换颜色。
西落的光在女孩们柔顺的发丝上跳跃,地上堆着两三个行李箱,夏怡在收拾行李。
这套公寓位置和配套都无可挑剔,波士顿老式富人区,前有市中心,后有查尔斯河,关于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宁静只藏在高价的地皮里。
两人误打误撞成为舍友,唐致逸才意识到夏怡不止住在云端,是出生就在云端,这套公寓是她家里一掷千金购下的。
刚和夏怡合租的时,两人并不熟,美国大U学生众多,校区分散,两人专业不同,生活的交点不过是这间夏怡出租的公寓。
初中就到美国来读书的唐致逸,见多了身边美国青年到处沾花惹草,习惯性误会夏怡是那种特别会玩儿的女孩,毕竟有仗着美貌恃宠而骄的资本,不管在哪里,应该都是有很多人追她的。
但…认识两个月下来,对这个舍友的基本信息还停留在:学的广告摄影,话少不易亲近,聊天点到为止,两点一线,不蹦迪,少社交,不约会,猜她大概率是那种从小到大都含蓄内敛的乖乖女,没谈过恋爱。
经常独自一人窝在沙发上用电脑写作业,只留着厨房岛台的一盏暖灯,把这座高歌着美国梦的冰冷城市变得稍微温暖一点。
唐致逸凌晨三四点蹦迪完,某天夏怡问了她一句:你饿吗?我煮了番茄鸡蛋面。
那一刻唐致逸居然眼睛酸涩,远走他乡留学多年,看上去全是伪装的面具,热情,开朗,奔放,其实她们都是一样的,只身一人在国外孤独又寂寞。
虽然番茄鸡蛋面味道很一般,但女生的友谊就是来得这么莫名其妙。
那时夏怡的厨艺和人一样青涩,初来乍到,不适应西方文化,社交模式,潜在规则,偶会崩溃,会大哭。
但也很努力去适应这里,也会唐致逸一起社交,去结交更多同校的朋友,只是为了小组作业拿更高的成绩,某次社交聚会,在那场全是女生的酒局里。
夏怡喝得最少,但醉得最早,想她到底要为了破绩点,破社团,破实习在这个地方干多少蠢事才算完,她并不完全喜欢这里。
酒局的画风开始还挺正经,女生话题,聊熟人八卦,圣诞假期去哪滑雪,逛街,直到有人开始喝多,到最后所有人都喝多,画风就开始离谱,且话题从平淡转向刺激,聊两性话题。
夏怡以为至少会先从“记得初恋吗?”“第一次牵手什么时候?”,“第一次恋爱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第一次接吻?”这种阶段开始问起。
一个女生喝高了或许还好,但是一群女生喝高了,话题也是没有前戏的,直接上三垒。
夏怡脸上飘着红晕,连脖子也微微泛粉,身体比脑子更先感受到酒精带来的副作用。
她能听懂每一个问题,很想插进去这场对话,但没一句接得上。
毕竟超过自己所有经验的话题怎么加入?在座所有人都跃跃欲试等待抛出的下一个问题,只有她还找不到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但人真的有母语羞耻这件事情,当语言从字正腔圆的中文,变成黏黏糊糊卷着的美音时,桌上女生各个笑得暧昧又大方。
夏怡终于有精力开始回忆,她在这里将自我压榨得一丝不剩,她太忙了,忙到回忆过去开心的事情,竟也是种奢侈。
抱过,亲过,但比起这更过分的,确实是没做过。
她们后来的一个一个回答都愈发让夏怡垂头丧气,些许无奈,因为比较起来,她在即将二字打头的年纪里,在美国无人看管,再没有晚上十二点的宵禁,但她没有太多长进,喜欢的人不在她身边,还没怎么好好谈恋爱就出国了。
当时唐致逸瞥了一眼全程没怎么说话的夏怡,不懂为什么是一副气鼓鼓的模样,活像充了气的河豚,猛喝面前的酒。
不过夏怡从微醺的观众飘到开始拿自己开涮真的只需要三个shot,如果你觉得自己加不进去某个话题,那只是因为喝得不够蒙。
当时唐致逸看着夏怡委屈巴巴地说:“我要问我男朋友是不是真的?”
掏出手机开始电话,打了好几个对面才有人接。
接下来,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夏怡把她们讨论的每个问题直接反问了对面,舌头都快捋不清楚了,又哭又闹耍酒疯,说:“她们都亲过,就我还没有亲过洋嘴。”
唐致逸拉着她都要笑疯了,她还记得呢,夏怡那次喝多的原话:“靳凌,立刻马上,给我滚到波士顿来。”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夏怡她有男朋友,而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和人异国恋。
*
夏怡的最后件行李箱被两人艰难合上,架在三脚架上的黑色卡片相机录制完最后一个片段,镜头嘎吱缩了回去。
导出视频,拖进了名为suer vibe的文件夹里,刚好,是她在美的